云阳郡
北周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云阳县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北周置,治云阳县(今泾阳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。属宜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北周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云阳县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北周置,治云阳县(今泾阳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。属宜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右前旗北公主陵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公主陵附近明代古城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向明朝请求袭职。
在今湖北武昌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八分山“在江夏东南四十里。高五十丈。有水南分流如八字。其旁有八分湖、八分院”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,东临京广铁路。因“有水分流如八字”,故名。旁有八分湖、
即多云县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68作“多灵县”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随州:圣水河“在州西八十三里。……合于涢水”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铜仁市。万历二十六年 (1598) 改为铜仁县。明洪武初改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铜仁市。属思南宣慰司。辖境
北魏置,属邵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十六里前、后青廉村。隋开皇初属邵州,大业二年(606) 废,义宁元年 (617) 复置,属绛郡。唐贞观元年 (627) 又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析闻喜、安邑东界地置,治
即今浙江长兴县治。唐武德七年 (624)至今历为长城县、长兴县治所。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7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雉城,人口5.2万。北有雉山,唐置雉州于此,故名。自唐武
亦作王家市镇。北宋置,属汝阴县。即今安徽利辛县西北王市。《金史·蒲察官奴传》:天兴二年(1233),哀宗在归德,蒙古将忒木䚟围亳州以逼之,哀宗遣蒲察官奴伪与和, 自归德“南门登舟, 由东
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曲阳县: 莲花砦山 “大山居中,峰峦九出,状如莲花。周回峻绝,惟一径可通,中为空谷。其下临水,深不可测。昔人于此避兵,因以砦名”。
元至元中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麻江县北二里。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改置麻哈长官司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年间置,治今贵州省麻江县。属顺元宣抚司。明时改麻哈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