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王冢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郑家沟西南鼎足山上。旧籍多记载为齐桓公小白和齐景公杵臼之墓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集解引《皇览》曰:“桓公冢在临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。”又曰:“景公冢与桓公冢同处。”但1984年经过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稽考,确认二王冢为齐侯田剡和田齐桓公午之墓。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郑家沟西南鼎足山上。旧籍多记载为齐桓公小白和齐景公杵臼之墓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集解引《皇览》曰:“桓公冢在临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。”又曰:“景公冢与桓公冢同处。”但1984年经过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稽考,确认二王冢为齐侯田剡和田齐桓公午之墓。
又名武夫山、平山、戍夫山、派山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恒山山脉东段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泰戏之山,……虖沱之水出焉。” 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武夫山、戍夫山、泒阜山。约指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。《山
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 “江水北径嵊山,山下有亭,亭带山临江,松林森蔚,沙渚平静。”曾名神前、陈钱、尽山。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,为舟山群岛北部岛屿,西邻枸杞岛。属马鞍列岛。面
南北朝时蒲山国(皮山国)都城。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“蒲山国,故皮山国也,居皮城,在于阗南。”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南渡江在 “府东南十里。源发五指山,历临高、澄迈、定安三县界会诸水,至此北流,至白沙入于海”。海南省第一大河。《泰族僮族粤族考》:“僮语、暹罗
在今江西丰城市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丰城县: 槠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产槠木,有磐石可坐百人,上有徐孺子读书台”。
金改梅回寨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零五里迷回村。
①亦作洋马河。在四川崇州市东,为岷江西支流。清李元《蜀水经》卷2:皂江“又东分支为洋马河”。由今都江堰市之中兴场分水,南流至崇州市,于三江镇会合青羊河、黑石河后于新津县注入西河(文井江)。②在今陕西子
①即封龙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南,接元氏县界。《晋书·孝怀帝记》:永嘉三年(309),“石勒寇常山,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救之,大破勒于飞龙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7获鹿县:飞龙山“在县南四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湖北
一作六埠镇。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二里陆埠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陆家埠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六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莲花山麓。据清乾隆 《巴县志》: 觉林寺 “在莲花山下。宋绍兴间建。明末毁于兵。康熙二年僧雪痕重建。乾隆二十二年,僧月江复增修山门、莲池、亭子、桥梁、石塔”。为县南诸寺之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