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都郡
亦作洛都郡。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所即今青海乐都县。东晋隆安三年(399),南凉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。义熙十年(414)西秦乞伏炽磐灭南凉,以谦屯为凉州刺史,镇乐都。北魏废。北周复置,属鄯州。治所在西都县(今乐都县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乐都县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。隋开皇初又废。
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今青海省乐都县。北魏废。北周复置,为鄯州治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又废。
亦作洛都郡。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所即今青海乐都县。东晋隆安三年(399),南凉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。义熙十年(414)西秦乞伏炽磐灭南凉,以谦屯为凉州刺史,镇乐都。北魏废。北周复置,属鄯州。治所在西都县(今乐都县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乐都县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。隋开皇初又废。
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今青海省乐都县。北魏废。北周复置,为鄯州治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又废。
唐李复筑,在今江西波阳县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饶州鄱阳县:“县东有邵父堤,东北三里有李公堤,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, 以捍江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鄱阳县:邵父堤在“府东北三里。唐建中初,刺史李复
即箬溪。在今浙江长兴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 “若溪水,酿酒甚浓,俗称 ‘若下酒’。”
唐长安二年(702)改庭州置,治所在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阿尔泰山以西, 咸海以东, 天山以北和巴里坤湖周围地区。贞元六年(790)陷于吐蕃,废。唐长安二年(702年)
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大浦镇。陇海铁路有支线通此。
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,与鹤山市交界。《方舆纪要》肇庆府高明县:皂幕山在“县(治今明城镇)南四十里。即曹幕山也,连新会县界,与药径山相接,高千余丈,延袤二百余里”。
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富顺县:劝农山“在县治南。岩洞殊胜,前接圣灯山。山之西有石峰峭拔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劝农山“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。上有洗马池、清泉洞”。
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十里三角城。宋时西夏置。《宋史·神宗纪》:元丰四年(1081),“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”。即此。
北宋绍圣元年 (1094) 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
一名刘口集。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。清徐宗干《斯未信斋文编》卷6《杂录》:《丙辰日记》云,咸丰六年(1856)三月初三日,“移营刘家口,距郡城四十里,江南、山东、河南三省交界”。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刘
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王 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” 有“茅”。 杜注: “在修武县北。” 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秦固有怀、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