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至县

乐至县
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普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南宋宝祐后废。明成化元年(1465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2:崇祯十七年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“陷乐至”。即此。清属潼川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。属资阳市。面积 1428.9 平方千米。人口86.5万。辖17镇、8个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天池镇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普慈县地置乐至县,治今址,隶普州。以地有乐至池(今天池)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省普慈县入乐至县。宝祐后废乐至县。明成化二年(1466年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属潼川府。1913年属川北道,1914年隶嘉陵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。1958年属内江专区,1985年属内江市,2000年属资阳市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,为沱江与涪江分水岭。井市河源于县西南。蟠龙河源于东部,东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养蚕历史悠久,有“桑乐至”之称。亦为棉花主产地之一。特产“天池藕粉”。有缫丝、织绸、农机、建材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工业。所产生丝驰名。沼气发电已获成果。川鄂公路横贯县境,与资乐、乐安公路衔接。名胜古迹有报国寺、睡佛、南塔、北塔等。纪念地有陈毅故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仁怀县

    北宋大观三年(1109)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赤水县东南复兴镇。宣和三年(1121)废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复置,属遵义府真安州。治所在留元坝(今赤水市)。据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仁水在县西南

  • 小梅溪

    即今浙江龙泉市南龙泉溪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小梅溪“在县北七十里。西流入龙泉县界,合于大溪”。

  • 上高场

    五代南唐升元中以上高镇改置,属高安县。即今江西上高县。保大十年(952)升为县。五代南唐昇元时改上高镇置,即今江西省上高县。属高安县。保大十年(952年)升为县。

  • 团柏镇

    金置,属祁县。在今山西祁县东二十五里南团柏、北团柏村。

  • 容美洞总管府

    元至正十一年 (1351) 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。后改为宣抚司。

  • 乐阳殿

    即洛阳殿。在北魏平城西苑内,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下皇庄一带。《魏书·抱嶷传》 载:嶷为泾州刺史,“将至州,高祖饯于西郊乐阳殿,以御白羽扇赐之”。

  • 石桥场

    北宋置,属海丰县。为盐场。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。

  • 宁边县

    金正隆三年(1158)置,为宁边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改属武州,四年废。古县名。金正隆三年(115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南下城湾。为宁

  • 轵关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十五里。关当轵道之险,故名。当豫北平原入山西高原之要冲,自古为交战双方所必争。《元和志》 卷16河内县引郭缘生 《述征记》 曰: 太行山……有八陉,“第一曰轵关陉”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

  • 阿尔坦山

   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阿尔坦山“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。山脉东趋北川,抵浩亹水。俗云此山出金,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