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平山
①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7引《鄱阳记》云,“其山有石似墨臼”,旧名石墨山。唐天宝六年(747)敕改乐平山。
②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乐平山“为郡之镇山。山下有塘,周回里许,知府猛寅所凿,以备灌溉”。
①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7引《鄱阳记》云,“其山有石似墨臼”,旧名石墨山。唐天宝六年(747)敕改乐平山。
②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乐平山“为郡之镇山。山下有塘,周回里许,知府猛寅所凿,以备灌溉”。
①又名顺义山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义县“牛栏山”条引宋王曾《上契丹事》:“顺州至檀州,渐入山,牛栏是其要地。”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下:牛栏山“山上有洞,俗言有金牛出焉,至今洞前
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“九牛驿” 条: “南野水马驿在县城东南。旧为王村驿,亦名芙蓉驿,明初改置南野驿。”
①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)置,治所在卢阳县(今湖南汝城县西南)。辖卢阳一县,相当今湖南汝城、桂东二县地。隋初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锦州置,治所在卢阳县(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)。辖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池州府贵池县:杨梅坦“在府西九十里石岭镇。其地多杨梅,唐置杨梅馆,宋改曰驿,今废”。
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七年(前525),“陆浑子奔楚,其众奔甘鹿”,即此。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七年(前525年):“陆浑子奔楚,其众奔甘鹿。”即此。
一作克里雅。今新疆于田县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克勒底雅城“在齐拉尔村东北一百八十里。所属有峨和尔伊里庄、哈尔鲁克庄,东傍克勒底雅河,为古扜弥国地”。
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隅,汉水北岸。岸南即为三国魏伎陵城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汉水又东径木兰塞南,右岸有城,名伎陵城,周回数里,左岸垒石数十行,重垒数十里,中谓是处为木兰塞,云: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。”塞,
元宪宗五年 (1255) 置,治所在临淇县 (今河南淇县)。至元三年 (1266) 属卫辉路,省临淇县入州。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置,属卫辉府。寻降为淇县。蒙古宪宗五年(1255年)置,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昌州置,治所在枣阳县 (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为昌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昌州置,治枣阳县(即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
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普济寺北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灵鹫峰在普济寺后,正南寺之主山,三石嵯峨并立,东峰倍高,约二丈,昂头尖喙,宛似定鸟,故以灵鹫名焉。”②即飞来峰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