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霞山

丹霞山

①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麻姑山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“麻姑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麻姑西七里有丹霞山,道书第十福地。亦曰丹霞洞,其旁为出云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 “麻姑山”条下:丹霞山“绝顶有虎穴”。

②一名留山。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南召县:丹霞山“一名留山。在县(旧治云阳镇)西北三十里三鸦路中。……今山上有栖霞寺,寺后一峰巉崖千仞,左右又有两峰,最为奇胜”。


(1)在广东省北部仁化县城南。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、砾岩构成,经流水下切,发育成奇峰林立的峰林,为地理学上“丹霞地貌”的代表。山顶宝珠、海螺、长老三峰并立,主峰宝珠峰最高,海拔408米。海螺峰最为雄峻,凌霄摩天,百峰俱伏。有锦石岩、海山门、一线天、紫王台、天然峰、铁缆丹梯等峰石奇观。山麓有锦江流经。与罗浮山、西樵山和鼎湖山并为广东四大名山。与翔龙湖、锦江、阳元山等组成丹霞山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列入世界地质公园。(2)在贵州省盘县南。孤峰兀立,峻伟挺拔,登顶观日出,霞光四射,万道红光,因名。最高峰海拔 1888 米。山上林木葱郁,松柏苍翠,景奇山秀。明天启前,山顶有玄帝宫。天启四年(1624年)建元贞观。清嘉庆、道光、光绪年间累有增建,寺观规模宏伟。1964年毁于火。明徐霞客赞此山“夭娇丛沓”、“峭拔擅秀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苏县

    隋越王侗皇泰元年(618)置,属淮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唐武德五年(622)废。

  • 千佛顶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右侧。海拔3045米。清道光《峨眉山志》卷2:千佛顶“在山顶,即千佛岩,下多高人隐此”。

  • 小坝堡

    明置,即今宁夏青铜峡市。1942年宁朔县迁治于此。1960年8月置青铜峡市。

  • 湫山

   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严州府建德县: 湫山在 “府 (治今梅城镇) 东北四十里,与乌龙山及桐庐县之清凉山相峙,高六百丈,周百里,上有石湫,岁旱不涸,因名”。

  • 高楼场

   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七十里高楼乡。清光绪 《资州志》 卷3: 高楼场 “在州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坎椽子沟

   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波谢特东北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聂士成《东省与韩俄交界道路表》:“司落于云克即土拉子,又十五里七分五至阿利则那,即坎椽子沟。”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割占

  • 西口

    指今山西境内长城诸口。以别于北口。指今山西省境内长城诸口,以别于北口。明顾炎武有《自大同至西口》诗。旧中国灾民外逃,有“闯关东、走西口”之说。

  • 赖易镇

    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即今四川自贡市西南仲权镇 (双石铺)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赖易在 “监西一百里”。

  • 石窟寺

   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。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(453),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(495)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昙曜白帝,于京城西武州塞,凿山石壁,开窟五所,镌建佛像各一。高者七十尺,次六十尺,彫

  • 耙耧山

   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: 耙耧山在 “方山之西。下有程伊川故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