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山

丹山

①亦名丸山,又作凡山。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纪山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朱虚“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,世谓之凡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临朐县“丹山”条引《大事记》:“轩辕征不道,东至海,登丸山,或讹为凡山,俗谓之丹山。西丹河、白狼河皆源于此。”

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夏后启之臣曰孟涂,是司神于巴。人请讼于孟涂之所,其衣有血者乃执之。是请生居山上,在丹山西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有大巫山“神孟涂所处……丹山西即巫山者也”。

③又名龟山。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一里沅江南岸。山中有丹山洞,洞中原有清康熙年间所建丹山寺。下有钟鼓洞,深里许。临江峭壁有“壁立万仞”、“碧水丹山”、“寰海镜清”等石刻。明王守仁、薛瑄等有诗纪游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巴东县西。《水经注》:神孟涂所处。《山海经》曰:夏后启之臣孟涂,是司神于巴。巴人讼于孟涂之所,其衣有血者执之,居山上。郭景纯云:丹山在丹阳,属巴。丹山西,即巫山也。 (2)村名。在海南省文昌市北部。属公坡镇。人口730。明末清初从本县后坡村迁此。单姓置居,靠山,取名单山;因“”与“丹”谐音,转今名。产稻、甘薯、花生。有公路东通公坡墟、西通二公堆墟。为近代琼剧艺术家吴法凤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田梗

   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。清乾隆《青阳县志》卷1有杨田梗。

  • 五交城

   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八十里武郊。《寰宇记》卷35鄜州:“隋大业三年罢州,置鄜城郡。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,即今州理。”

  • 乌江关

    明洪武中建,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“(明)万历中,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,旋趋河渡,贵州震动。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。”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乌江镇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

  • 金鱼岭

   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 金鱼岭 “在县西九十里。每霖雨水溢,其旁冈阜皆没,独此岭形如双鱼,鬐鬣悉具,若腾跳于巨浸中”。

  • 惠济河

    清乾隆六年 (1741) 赐名。上游兼有睢水故道,下游为涡水河道。自今河南中牟县北,由贾鲁河分支东南流,经开封市、杞县至睢县纳睢河,东南至鹿邑县纳涡河,又东南经安徽亳州市及涡阳、蒙城等县,至怀远县东入

  • 永通监

    北宋置,属曲江县。为铸钱监。在今广东韶关市西。后升为县级监,属韶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;永通钱监“在州水西一里。庆历间, 叶公清臣、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,分遣金工以采之。岁用铜百万斤,可得盛币三百万

  • 井陉水

    又名鹿泉水。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井陉山水“出井陉山,世谓之鹿泉水。东北流, 屈径陈余垒西, ……其水又屈径其垒南,又南径城西, 东注绵蔓水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7石邑县:鹿泉水“一名陉

  • 常林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绣州置,治所常林县 (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县南部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绣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绣州置,治常林县(今广西桂平市南)。辖境相

  • 渐泽

    在今河南尉氏县南。《穆天子传》 卷5: “天子饮于洧上……钓于渐台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开封府一》: 渐泽 “在洧川县北二十里。广四里。……今名指泽陂”。

  • 二林社

   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二林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:二林社“离府治二百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