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虑
战国韩邑。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 秦地 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。
古邑名。战国韩邑,后属秦。即今河南省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秦地东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,即此。西汉置隆虑县。
战国韩邑。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 秦地 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。
古邑名。战国韩邑,后属秦。即今河南省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秦地东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,即此。西汉置隆虑县。
在今山东曹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九年 (613),“济阴孟海公起为盗,保据周桥,众至数万”。又唐武德四年 (621),“窦建德克周桥,虏孟海公”。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
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。清同治 《高县志》卷11: 楠木坡 “昔人多植楠木,故名。两山逼窄,坡岭横截,中一路径,左通龙塘,右达正州,最为要隘”。
北宋置,属永春县,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济阳镇。相近有矿山,产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泉州永春县有倚洋铁场。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。据民国《花莲县志稿》说:“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,简称洄澜,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。”谐音称花莲港,简称花莲。县以此得名。
商代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一说今河南范县东南。《殷虚书契前编》 1·29·4: “戊寅,王兽膏鱼禽。”春秋为鲁邑高鱼城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“齐乌余以廪丘奔,袭卫羊角取之,遂袭我
唐武德六年 (623) 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。贞观二年 (628) 废。
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升许州直隶州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石梁县(今河南许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许昌、漯河、禹州、临颍、襄城、偃城、长葛、新密、新郑等市县地。乾隆六年(1741)复降为许州直隶州。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汉刘向《说苑·奉使》: “楚使使聘于齐,齐王饗之梧官。”《水经·淄水注》: “系水又北径临淄城西门北,而西流径梧宫南。昔楚使聘齐,齐王饗之梧宫,即是宫矣。其地犹名梧台里。台基层
①在今山西吉县西、陕西宜川县东北,龙门之北,黄河两岸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孟门之山,其上多苍玉、多金,其下多黄垩、多涅石。” 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中皆列为九山之一。②在今陕
即隆城镇。在今四川阆中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(529),“ (魏) 子建奏以隆城镇为南梁州”。胡三省注: “西魏 《典略》曰: 此州旧有隆城,故又谓之南隆,治古阆中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