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谷镇
北宋初置,属京山县。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六里丰谷乡。
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谷,人口3700。取丰井、谷井两地首字组合成名。1951年为丰谷乡,1961年为丰谷公社,1983年改置丰谷镇。1992年关帝乡并入。有丝绸、石英砂、酿酒等厂。为全市四大老镇之一。绵阳师范学校驻此。绵璧公路经此,涪江通航运。
北宋初置,属京山县。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六里丰谷乡。
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谷,人口3700。取丰井、谷井两地首字组合成名。1951年为丰谷乡,1961年为丰谷公社,1983年改置丰谷镇。1992年关帝乡并入。有丝绸、石英砂、酿酒等厂。为全市四大老镇之一。绵阳师范学校驻此。绵璧公路经此,涪江通航运。
①唐先天元年(712)改化隆县置,为廓州治。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广威县。后陷于吐蕃。②金皇统三年(1143)改来苏县置,属复州。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
在今河南正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真阳县 “江城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: 县南八十里有临淮城,今为朱家店。”
①一名山岔堡。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六十里三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县:三岔堡“堡城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九年增修。堡当四达之冲,偏关商旅,尽出其途,亦要地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云:“东达神池,西达岢
指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,为战国时齐国地,汉以后仍沿称齐。(1)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姜姓。开国君主是吕尚。在今山东省北部,建都营丘(后称临淄,今淄博市东北)。春秋初齐桓公任用管
在今浙江新昌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6越州剡县:天姥山“在县南八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6越州剡县引《后吴录》云:“剡县有天姥山,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。”故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天姥山“在新昌东南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。
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置,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。
①清置,属沁州。在今山西沁县西北二十七里,小漳河上游。②清置,属临潼县。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五十里交口镇,当漆沮水会清谷水入渭河之口。③清置,即今陕西延长县东北交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二》:交口镇“在
北周置,属弘州。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,位于东岛东北方约12.5海里。最浅处水深约23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带渡滩。1947年改名西渡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