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州

中州

①地区名。犹言中原。对异域而言指中国,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,或专指居《禹贡》九州中间之豫州之域。明、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。

②北周明帝初置,治所在新安郡(今河南渑池县东二十五里)。保定五年(565)移治通洛防(今河南新安县)。《隋书·梁睿传》:“出为中州刺史,镇新安,以备齐。”建德六年(577)废。

③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大宁县(今山西大宁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④元至元十四年(1277)置,后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瓦岗)。辖地相当今四川雷波、金阳、昭觉三县相连地区。二十二年(1285)降为中县。

⑤约在宋代,乌蛮置,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降为县。


(1)古地区名。即中土、中原。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,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。晋桓温《平洛表》:“今中州既平,宜时绥定。”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全琮传》:“是时中州士人,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。”或指全中国而言,唐王维《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》诗:“宸亲类河汉,垂象满中州。”参见“中原”。(2)州名。(1)北周保定五年(565年)置,治中州城(今河南新安县)。建德六年(577年)废。(2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大宁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宁县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驮朴驿

    明置,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柏村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驮朴去驮卢五十里。自驮卢西至此,皆为左州南境,北去龙州四十里。西仍为崇善地,抵太平亦四十里,水路倍之。”

  • 厉阜

   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潍水“西有厉阜,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,石碑犹存”。

  • 义城郡

    ①南朝梁置,为义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义州治。治所在苞信县(今河南商城县西)。北齐属南建州,南朝陈太建六年(574)属建州。隋开皇初废。③隋大业三年(607)改利

  • 归善县

    南朝陈祯明三年(589)置,属梁化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“邑东南百里有归化山,归极向善之义也。”隋开皇中为循州治,大业初为龙川郡治。唐复为循州治。五代南汉乾亨初改

  • 隋堤

    ①在今山东宁津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 “古黄河” 条下: 隋堤 “相传隋炀帝曾驻于此,令军士筑堤,以防河。今屹如垣墙,谓之耿家圈。其中居民甚众”。②在今河南�ᙡ

  • 黄龙庙镇

   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南五里鄱江北岸。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饶州府鄱阳县: “东路出东门,过板桥,七里至黄龙庙。” 清设黄龙庙汛。

  • 白崖赕

    又称勃弄赕。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白崖城(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二里红岩街西)。郭松年《大理行记》:“县西石崖斩绝,其色如雪,故曰白崖。”宋大理属首府大理。元代废。又称勃弄赕。南诏置,在今云南省弥

  • 临松堡

    北宋置,属积石军。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积石军: 临松堡 “东至廓州界五十里,西至顺通堡界一十二里,南至把拶公原界约六十里,北至黄河一十五里”。后废。

  • 松山港

    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宁州: 松山港在 “州东南松山下。上接诸溪涧之水,至松山前,与海潮汇。前有沙洲,后有沙径,海船多泊于此”。

  • 向家坝

    即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向家坝镇。清有千总、额外外委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