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京路
金初改辽中京道置,治所在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、东至今辽宁锦州市、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、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。贞元元年(1153)改为北京路。
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前改辽中京道置。治中京大定府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贞元元年(1153年)改为北京路。
金初改辽中京道置,治所在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、东至今辽宁锦州市、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、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。贞元元年(1153)改为北京路。
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前改辽中京道置。治中京大定府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贞元元年(1153年)改为北京路。
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三十五里阳陵村。西晋废。十六国西燕复置,北魏太平真君中废,和平中又置阳阿县,属建兴郡。移治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。永安中属高都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汉置,治今
即今吉林东辽县东、东丰县西北界山萨哈岭。为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与辽河上游东辽河 (克尔素河) 之分水岭。即“吉林哈达岭”。
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二十四里吴家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井陉县图:东南有吴家窑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井陉县城东南部。吴家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明成化年间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,居窑洞,故
战国魏地,后入于秦。在今陕西大荔县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文侯十七年 (前430),西攻秦,“筑雒阴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雒阴在同州西也。”战国魏地,后入于秦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
亦名工噶岭。清于此设贡噶岭土百户,在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 赵尔丰讨巴塘, 理塘正土司“逃往稻坝贡噶岭,啸聚土人为乱”即此。三十四年(1908)改流,
①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(前305),攻中山,“合军曲阳”。即此。秦置曲阳县。②战国魏地,在今河南济源市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昭王九年(前287),“秦拔我新
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7阜城县: “苻融垒在县东北二十四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阜城县: 苻融垒,“ 《志》 云: 苻坚灭燕,遣融引军东略,尝屯于此,因名”。
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六十二里瓶窑镇。清嘉庆 《余杭县志》 卷3: 瓶窑镇居民 “自农桑外,多以埏埴为业,故市廛与陶穴相望栉比”,以建窑烧瓶而得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部,北邻德清县。面积129平方千米。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。三国魏废。《水经· 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,故县也。汉武帝元鼎五年,封任破胡为侯国。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
一名兴隆镇。即今河南社旗县南二十四里兴隆镇。旧属唐县。清乾隆《唐县志》卷1《集镇》:“兴龙镇,县北六十里。”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南部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柏路,人口 890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