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仙山
在今湖南攸县北八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长沙府:严仙山“一名严仙岭。三峰如螺。刘宋元嘉中,严起兄弟于此修炼。山谷岩空洞, 内有丹井”。
在今湖南攸县北八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长沙府:严仙山“一名严仙岭。三峰如螺。刘宋元嘉中,严起兄弟于此修炼。山谷岩空洞, 内有丹井”。
即今陕西勉县东黄沙镇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 建兴十年 (232),“亮休士劝农于黄沙,作流马木牛毕,教兵讲武”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沔阳县有黄沙城。(1)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南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
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。自东汉至唐贞元初,松阳县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旧市,“《志》云,县治故址也”。村名。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。属翰林镇。人口450。明末,龙姓曾在此置居。当时设市
在今江苏宜兴市北五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置,属大足县。在今四川大足县北三十里化龙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足县“北有化龙关”。
唐武德四年(621)于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置总管府,七年(624)改为都督府,贞观时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、罗定等市县以东,怀集、乐昌、南雄等县以南和广西岑溪县地。后桂、容、邕、安南(交州)四府皆隶广府都
北魏置,属阐熙郡。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长泽县。
或曰又名灵泉。在今江西宜春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袁州宜春: “有宜春泉,酝酒入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宜春县: “县侧有暖泉,从地涌出,夏冷冬暖。清澄若镜,莹媚如春,饮之宜人,故名宜春县。”
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龙泉城(今山西隰县北二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、蒲县、大宁县地。寻废。隋大业初复置,治所在隰川县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、永和、隰县、蒲县、大宁、交口
即淡邈。今缅甸南部之土瓦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打歪。
在今江西广丰县北大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永丰县:大南桥“在县北三十里。北出玉山县之通道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