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渡镇
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。
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。面积98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两渡,人口 3220。古称回水湾,因该处有两个渡口,后改为两渡。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。1953年设两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地处汾河中游谷地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。有煤矿和焦化、化工、农机等厂。南同蒲铁路经此。
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。
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。面积98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两渡,人口 3220。古称回水湾,因该处有两个渡口,后改为两渡。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。1953年设两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地处汾河中游谷地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。有煤矿和焦化、化工、农机等厂。南同蒲铁路经此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西汉扬雄《蜀都赋》:“五屼参差。”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蹑五屼之蹇浐。”刘逵注:“五屼,山名也。一山有五重,在越巂,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。”皆指此。
明置。在今甘肃武威市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武威驿 “在武威县治东隅。明置,初名凉州驿,后改名”。
①北宋寇准建,旧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旧县坪西。南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: 至巴东县 “登秋风亭,下临江山, 是日重阴微雪, 天气飘, 复观亭名, 使人怅然,始有流落天涯之叹。” 后随县城迁至江
明洪武初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南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古城山上。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卷13: 北宋淳化中,李继隆迁抚宁县于滴水崖,“皆石崖,峭拔十余丈,下临无定河。今谓之啰兀城”。在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四十里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年),
明置,属铁岭卫。即今辽宁铁岭县西二十里增盛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铁岭卫 “宋家泊堡” 条下: “曹 (应为曾) 迟堡在宋家泊堡东北,其东北又有平定堡。” 清改为曾十堡。
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二里周老咀镇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二》: 周老嘴集 “在监利县北、接安陆府潜江县界”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曾一度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。湘鄂西特委、省委、省苏维埃政府等均驻此
①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,东邻普陀宗乘之庙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建造。据 《高宗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有序》 碑文载: 乾隆二十六年,皇太后七十寿辰,乾隆帝奉母上五台山
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四十二里王鲍乡 (聚星镇)。清光绪 《海门厅图志》 卷9有聚星镇。
或译作天方、天房。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麦加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天堂,地多旷漠,即古筠冲之地,又名为西域。…有回历,与中国授时历前后只争三日,其选日永无差异。”村名。在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。属中和镇,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