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两浙路

两浙路

北宋至道三年(997)置,为十五路之一。治所在杭州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、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、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。熙宁七年(1074)分为二路, 寻合为 一。熙宁九年(1076)复分,次年复合。南宋初年始定为两浙东路、两浙西路。


简称两浙。北宋至道十五路之一,亦为天圣十八路、元丰二十三路之一。治杭州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和上海市及江苏省镇江、金坛、宜兴等市以东地区。熙宁七年(1074年)曾分为东、西两路,寻合为一,九年复分,次年复合。宋室南渡后,始定分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子洲

    ①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章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杨子洲“在(新建)县西北章江中。周二十里,有居民百余家”。②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华容县:杨子洲“相传荆佽飞刺蛟处”。

  • 苦怜站

    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南拉哈镇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撚站百二十 (里) 苦怜。”明废。

  • 长沙府

    五代初改潭州置,治所在长沙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北宋复为潭州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又改潭州府为长沙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及汩罗江以南,资水流域以东,安化、湘乡、攸县、茶陵等县市以北地。1913年废。

  • 投醪河

   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。《寰宇记》卷96越州会稽县:投醪河“在县西三里。句践投醪之所也。唐太和六年廉使陆重开,今州南门河是也”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《吕氏春秋》曰:越王之栖于会稽也,有酒投江,民饮其流,而

  • 蓟门关

    即居庸关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居庸引 《唐十道志》: “居庸关亦名蓟门关。”即“居庸关”。

  • 百丈关

    明置,属广元县。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百丈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广元县:百丈关“在县东一百六十里。关旁有河,深百丈,亦曰百丈关渡。道出巴州。洪武中,与七盘、二郎诸关, 皆有兵戍守”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崇

  • 费侯国

    东汉改费县为侯国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。后复为县。

  • 细甸

    即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傣族乡。明景泰 《云南志》 卷6: 湾甸州 “蛮名细甸,元时属镇康路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潞江安抚司: 细甸 “在司东南。正统中,麓川酋思任发叛,督臣王骥言江北细甸、

  • 虞溪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源出千秋岭,至于潜镇入天目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于潜县: 虞溪 “源亦发于天目,有三溪同为一流,至此经虞将军庙,曰虞溪”。

  • 百丈堰

    唐龙朔中筑,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,为都江堰组成部分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导江县:“有侍郎堰,其东百丈堰,引江水以溉彭、益田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7灌县:百丈堰“在湔堰之东。亦李冰所造。《志》云:百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