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两河

两河

①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西北隅,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、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两河间曰冀州。”郭璞注:“自东河至西河。”(2)唐安史之乱后,合称河北、河南两道为“两河”,是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。《旧唐书·张茂昭传》:“自安史之乱,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,父死子代。”(3)宋代合称河北、河东地区为“两河”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,河东置经制司,……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。”

②水名。在今陕西商南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商南县:两河“西入雷家湾,东出金斗沟,斜流百余里。自雷家湾以下名上两河, 自徐家店以下名下两河”。


古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省西北隅,折北至河北省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、陕间的自北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两河间曰冀州”。郭璞注:“自东河至西河”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:“两河之间为冀州”。(2)唐安史之乱后,合称河北、河南两道为“两河”,为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。《新唐书》专为藩镇中割据最久的魏博、成德、卢龙、淄青、沧景、宣武、彰义、泽潞八镇作《藩镇传》,除泽潞外,七镇俱在“两河”。《旧唐书·张茂昭传》:“自安、史之乱,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,父死子代。”(3)宋合称河北、河东地区为“两河”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,河东置经制司,……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江厅

    清同治九年(1870)改阳江直隶州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阳江市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阳东、阳西等市县地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复升为直隶州。清同治五年(1866年)升阳江县置,治今广东省阳江市。

  • 陶丘

    一名釜丘。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济 “入于河,溢为荥,东出于陶丘北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釜丘。春秋宋地,战国属齐,后又属魏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济“入于河,溢为荥

  • 正阳县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改真阳县置,属汝宁府。治所在即河南正阳县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南部。属驻马店市。面积 1903 平方千米。人口74.6万。辖6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

  • 崇贤墟

    即今江西兴国县北五十里崇贤乡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 卷5: 兴国县有崇贤市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兴国县北有崇贤墟。

  • 松兹县

    即松滋县。西晋置,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》: “松兹故城在霍邱县东十五里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宿松县东北。属庐江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土门隘

    在今陕西凤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4汉中府:土门隘,“自青冈坪过武休山寨至此,甚峻险。元汪世显取蜀经此”。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南。元将汪世显经此取蜀。

  • 可封镇

    唐置,为军镇,属戎州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七十里七峰山下。

  • 骈隘

   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峨漕隘” 条内: “又有骈隘, 在 (归顺) 州南八十里。俱有兵防守。”

  • 史村驿

    即今山西襄汾县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设驿丞驻此。

  • 外蒙古

    清代地区名。广义指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地区。当今蒙古高原北部,包括蒙古国、俄罗斯叶尼塞河、鄂毕河上游,哈萨克斯坦斋桑湖地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伦古河以北地区。狭义指今蒙古国。鸦片战争以后,沙俄通过不平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