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棠
即邲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吕氏春秋·至忠篇》:“荆兴师,战于两棠,大胜晋。”孙蜀丞《左宦漫录》两棠考:“两棠,即邲地也。”
即邲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吕氏春秋·至忠篇》:“荆兴师,战于两棠,大胜晋。”孙蜀丞《左宦漫录》两棠考:“两棠,即邲地也。”
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永州府零陵县:永水“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,东北流入湘江。州以此名”。
元改福州羁縻州置,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富罗。明洪武初废。元以羁縻福州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富罗。明洪武初废。
①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新城县: 高寨在 “县东南三里。唐末危全讽起兵常屯据于此。今堙”。②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高寨乡。明 《西宁卫志》 卷2: 卫城 “东二十五里有傅家
又作三道卡伦。清光绪七年 (1881)置,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东北二道河子乡三站村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“正北迤东距 (宁古塔) 城二百八十里三道卡伦,即细麟河站。”
初名咸熙寺。又名大佛寺、七佛寺。辽开泰九年 (1020) 建,在今辽宁义县城内东大街路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义州: 奉国寺 “在钟楼东。一名七佛寺。佛宇高七丈,中有佛像七尊,高与殿称,中建石碑”。清
南齐置,属北随安左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梁废。
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长安岭西侧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长安岭堡:八仙山在“堡西二里。八峰高耸,中有石室”。(1)在天津市蓟县东北部。传说八仙过海时曾憩此得名。主峰海拔1052 米。森林茂密,特产东陵八仙花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益阳县置,属天临路。治所即今湖南益阳市。明洪武初改为益阳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益阳县为州,治今湖南省益阳市,属天临路。辖今湖南省益阳市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。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25: “县西有朁山,因以为名。” 东汉为於潜县。
在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四里新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三年 (843),王茂元军万善,刘稹牙将刘公直等 “潜师先过万善南五里,焚雍店”。清道光《河内县志》 卷8: “父老相传,新店即雍店,因公直焚后更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