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黄寺
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。为清顺治八年(1651)敕建,名普静禅林,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。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,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。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。为清顺治八年(1651)敕建,名普静禅林,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。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,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。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又作昭摩多、召磨多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土拉河上游南岸。《清史稿·圣祖本纪》: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“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”,即此。“昭莫多”,蒙古语意为树木。又作昭摩多,蒙
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 (乌兰浩特市) 东南六十里洮儿河东岸陶赖图山脚下。建于清嘉庆初年,是 一座规模很大的喇嘛庙。“葛根”,系蒙古语,意为 “活佛”。
①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歙县“有主簿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主簿山“即飞布山,在歙县。《新安记》云:昔寇乱,县主簿率百姓保此山获全,因名。唐天宝间改名飞布”。②在今安徽祁门县
有南北二湖。南珠湖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南,北珠湖在波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鄱阳县: 珠湖 “在府城西南。余干县境之水皆会流于此。又乐平、浮梁之水亦皆来会,绕郡城,由饶河口入鄱阳湖。《志》 云
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北、阿图什市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之天山。《清一统志·乌什》:喀克沙勒山 “在乌什西、伯得里克山西南二百三十里。自额图克岭东北行至此逾山而北通布鲁特境,山南为喀什噶尔,南北相距各三百余
元中统五年(1264)置,属成都元帅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至元十年(1273)属罗罗斯宣慰司。二十一年(1284)改为邛部州。
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北龙归镇。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卷11曲江县有龙归墟。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 倚子山 “峰峦环峙。宋开庆初,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,以据险要。今亦名州基山”。
五代方镇名。后晋天福三年 (938) 置,治所在相州 (今河南安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,河南林州、辉县二市以东,范县、清丰县以西,黄河以北地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晋天福三年(938年)
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9袁州万载县:汤周山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古老相传晋安帝时汤、周二仙修道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