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溪
一名乌伤溪水。又名东江。在今浙江义乌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东阳溪“出大、小盆山,屈曲流二百里,始至此,俗谓之河埠,西入义乌县境,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”。
一名乌伤溪水。又名东江。在今浙江义乌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东阳溪“出大、小盆山,屈曲流二百里,始至此,俗谓之河埠,西入义乌县境,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”。
西魏改梓潼县置,属潼川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南三十里石牛镇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梓潼县,大业三年(607)复改为梓潼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梓潼县置,治今四川省梓潼县南。属潼川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
即冉固。今山东定陶县东南冉堌镇。
①又名狗山。在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西。《清一统志· 广平府二》: 狗山 “今名娄山”。②在今山西洪洞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洪洞县: 娄山 “在县西三十里,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”。③一名大楼山。
即雷首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。《尚书·商书 ·汤誓》: “伊尹相汤伐桀,升自陑。”伪孔传: “桀都安邑,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。陑在河曲之南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46河东县: “雷首在河东界,此山有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升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十九年(1282)复改连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连州置安抚司
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。道通宝坻县。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,后又设把总驻此。
亦名郑公店。在今山东高密市西,近安丘市界。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 “孔融深敬于玄,屣履造门,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。……今郑君乡宜曰 ‘郑公乡’。”在今山东省安丘市东。东汉时北海相孔融为郑康成特立一乡,即
明代西藏地名。其地在今堆龙德庆县。元末,大司徒伯木古鲁(帕主)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三个宗,牛儿宗为十三宗之一,永乐十一年(1413)置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,隶属于乌思藏都指挥使司。
亦作罗竹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淳州。治所即今广西横县西北灵竹圩。永贞元年(805)属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唐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灵竹。属淳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
1912年改应州置,属山西雁门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应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,1952年复属山西。在山西省北部。属朔州市。面积 1708 平方千米。人口26.7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