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燕郡
十六国后赵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后改属洛州。北魏废。
东晋初置,治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、滑县等地。北魏废。
十六国后赵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后改属洛州。北魏废。
东晋初置,治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、滑县等地。北魏废。
古黄河支流。自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、郓城南,折北经梁山西、阳谷东南,至阿城镇折东北经茌平县南,东注济水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元光三年 (前132),“河决于瓠子 (今濮阳市西南),东南注
西晋太康五年(284)以揭阳县改名,属南康郡。治所在今江西石城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虔化县:废陂阳县“以陂阳水为名”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)废入宁都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五年(284年)改揭阳县置
①又名陈阜镇、善因镇。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斜桥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靖江县: “斜桥镇在城东二十五里。亦即善因镇。”②民国初置,属海宁县。即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西南二十六里斜桥镇。(1)在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。《春秋》: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“宋公佐卒于曲棘”。杜注:“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年)
在今贵州贵定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新添卫: 瓮城河在 “卫西南二十里。源出龙里卫废平伐长官司界,东北流经此,下流亦入于清水江。天启初,安邦彦犯会城,据龙里,王三善进兵平越,别将徐时逢败死于瓮城河。
即亦八里城。见刘郁 《北使记》。为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即“亦剌八里”。
北周置,即今四川涪陵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涪州: “周武保定四年,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,于故枳城又立涪陵镇。开皇三年,移汉平县于镇城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涪州: “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。”
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)置,为汀州治。治所在长汀村(今福建上杭县北十里九洲)。旋迁东坊口(今长汀县东北五里东街)。至大历四年(769)移治白石村(即今长汀县治)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:“因长汀溪以为名
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。明属同安县,置高浦巡司于此。万历九年 (1581) 移至白礁,废。
①即古到刺山水。在今河北蔚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 引 《旧志》: “金河在蔚州东南七十里。发源小五台山,西北流入壶流河。其水映石如金,故名。”②即古芒干水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。《隋书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