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光县

东光县
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。东汉为侯国。东魏为勃海郡治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移治今东光县东南三十里陶店。隋开皇三年(583)又移治后魏废勃海郡城(今东光县)。九年(589)为观州治。大业初属平原郡。唐属沧州。北宋为永静军治。金为观州治。元属景州。清属河间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东南部,东南邻山东省。属沧州市。面积701平方千米。人口 34.6 万。辖7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东光镇。西汉置东光县,治今县东找王镇南,属勃海郡。因此地原为东阳侯之封地,遂取“东阳”之意名东光。北魏属渤海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移今县东南陶氏故城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移今址。唐末为景州治。五代周为定远军治。北宋为永静军治。金初为景州治,大安后为观州治。元属河间路景州。明洪武年间曾废东光县,寻复置,属河间府景州。清属河间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,次年属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山东省沧南专区,1950年改属德州专区。1952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,1958年划归天津市区,同年并入交河、宁津县。1961年复设东光县,属沧州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沧州市。地处河北平原东南部,西界南运河,地势低平。有宣惠河、沙河、龙王河等流经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棉花、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芝麻。特产鸭梨、金丝小枣。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。有机械、化肥、建材等工业。京沪铁路、京沪高速公路、104国道纵贯西部,东寨、东武公路横穿中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定辽中卫

    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明末废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置,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。属辽东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栗里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南史·陶潜传》: 东晋义熙末,江州刺史王弘 “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”,即此。唐白居易 《访陶公旧宅》 诗: “柴桑古村落,栗里旧山川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11江

  • 西双版纳

    在今云南南部。傣语“西双”为自然数十二,“版纳”意即千田,但仅表明多,指宽阔区域,并非整整一千。后用作“采邑”之意,亦即提供贡赋的单位。“西双版纳”即十二版纳。版纳的划分早就出现。但不同时期又有变化。

  • 归唐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莽阿禅噶珊

    又作莽阿臣。原为明满泾站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北侧注入黑龙江处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有 “莽阿臣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

  • 双塔河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“双塔河,源出昌平县孟村一亩泉,经双塔店而东,至丰善村,入榆河。”元初曾利用此河作为由通州至居庸关的漕渠。

  • 湳陵山

   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万州: 湳陵山在 “州西南二十里。南有大溪,流绕冈阜”。

  • 钓盘山

    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南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3真定府: 钓盘山 “在临城县东南五里。相传韩信败陈余于此。余问其地,曰钓盘山。余曰: 鱼遇钓盘,吾其亡矣。果遇害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临城县: “西北有泜水,东

  • 仙州

    ①唐武德六年(623)改南道州置,治所在平道县(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)。贞观十年(636)废。②唐开元四年(716)置,治所在叶县(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叶县、襄城、方城、西平、舞

  • 碣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平谷县: 碣山 “在县东五十里,峰峦峭拔,林谷深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