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封县
北魏改下邽县置,属延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。后废。西魏复置,隋大业二年(606)复名下邽县。
古县名。原名下邽县。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,治雄霸城(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)。属华山郡。后废入莲芍县。西魏复置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复名下邽县。
北魏改下邽县置,属延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。后废。西魏复置,隋大业二年(606)复名下邽县。
古县名。原名下邽县。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,治雄霸城(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)。属华山郡。后废入莲芍县。西魏复置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复名下邽县。
明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 高砦 “明王三善讨安邦彦,既克龙里,引兵复进,夺高砦及七里冲”。
一名西街。即隋、唐长安城承天门街、朱雀街一线以西的街道总称。在今陕西西安市。唐郑谷有《街西晚归》 诗。又称西街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。为隋唐都城长安承天门街、朱雀街以西的街道合称。
在今安徽临泉县南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“ (润) 水首受富陂。” 即此。
秦置,在今广东阳山县东北锣寨岭上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佗即移檄告横浦、阳山、湟谿关曰:‘盗兵且至,急绝道聚兵自守!’”《元和志》卷29阳山县:“故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……北当骑田岭路。”秦置,在今
五代后蜀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麦崩乡。元改为宣抚司,属吐蕃等处宣抚司。明废。
一作隆子。即今西藏隆子县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仑孜”。
在今湖南石门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石门县:仙客山“高岩陡峻,一径萦纡”。
即唐东都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载:神都苑“唐之东都苑,隋之会通苑也。又曰上林苑,武德初改芳华苑,武后曰神都苑”。
即六川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作“六水”。
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田心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4:上高县西有田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