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阳宫
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,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,“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,南临洛水,西拒谷水,东即宫城,北连禁苑。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,正门曰提象,正殿曰观风。其内别殿、亭、观九所”。高宗晚年曾住此听政。武则天称帝后也曾在此主持朝政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唐乾封二年(667年)建。武则天尝居此。玄宗时宫女被谪常置于此。白居易有《上阳白发人》诗。
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,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,“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,南临洛水,西拒谷水,东即宫城,北连禁苑。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,正门曰提象,正殿曰观风。其内别殿、亭、观九所”。高宗晚年曾住此听政。武则天称帝后也曾在此主持朝政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唐乾封二年(667年)建。武则天尝居此。玄宗时宫女被谪常置于此。白居易有《上阳白发人》诗。
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许家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:临川县西北有许家渡。
即今湖北钟祥市南六十八里旧口镇。明置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“臼水”条下:“臼口驿以臼水而名也。”清为臼口市,设水利同知及千总。民国初设县佐。
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。西汉改为鄄城县。东汉亦作甄城县。《后汉书·荀或传》: 兴平元年 (194),“曹操东击陶谦,使或守甄城,任以留事”。唐李贤注: “县名,属济阴郡,今濮州县也。
1934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延川县西部析置,治永平镇(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)。1935年1月改名延川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5年初由陕西省延川县西部析置,治今延川县永坪镇。寻即仍并入延川县。
北宋置,属池州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郊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池州:永丰监(州东北二里)“至道二年置,铸铜钱”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至道二年(996)十月,“诏以池州新铸钱监为永丰监。先是饶州有永平监,
又名八剌沙衮、古徐鬼国讹夷朵、大林石牙、亦堵、骨斯讹鲁朵、谷则斡儿朵。西辽都城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》: 耶律大石称帝后,“班师东归,马行二十日,
①在今江苏江宁县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铜山 “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,周回一十九里,高一百丈。昔人采铜于此,故名。《旧志》: 陈轩 《金陵集》 载: 鲍昭过铜山,掘黄精诗云: 铜山昼深沉,乳窦夜
即黄淳水。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淯水 (今白河) 支流赭水一段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王莽地皇三年 (22),“ (刘) 縯复收会兵众,还保棘阳。(甄)阜、(梁丘) 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,引精兵十万南渡潢淳”
古邑名。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秦置为北屈县。
即今陕西志丹县城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庆历四年 (1044),元昊请以 “栲栳、镰刀、南安、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,乞画中为界,于内听筑城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 “镰刀砦” 条谓“栲栳即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