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思州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隔江,峙武岭之南。北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初废。二十一年(1388)复置,属思明府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卷:上思州“以上思江名也”。弘治十八年(1505)改属南宁府,迁治今上思县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)改为上思直隶厅。
唐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东南。属邕州羁縻。辖境相当今上思县地。元属思明路。明属南宁府,弘治十六年(1503年)迁治今上思县。清属太平府,光绪十八年(1892年)改上思厅。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隔江,峙武岭之南。北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初废。二十一年(1388)复置,属思明府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卷:上思州“以上思江名也”。弘治十八年(1505)改属南宁府,迁治今上思县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)改为上思直隶厅。
唐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东南。属邕州羁縻。辖境相当今上思县地。元属思明路。明属南宁府,弘治十六年(1503年)迁治今上思县。清属太平府,光绪十八年(1892年)改上思厅。
北宋置,属石照县。即今四川合川市西三十里铜溪镇。
一名浙源山。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的率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休宁县于率山后,又云:“浙溪水出浙岭下,至县西一百一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云,浙江北经黟县下,东入海,即此溪也。”此为误证 《汉志
即今湖北新洲县南涨渡湖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黄冈县西北有涨渡湖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卷10黄冈县: 涨渡湖 “在县西北九十里”。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新洲区南。因水位季节变化显著,“涨需渡,涸可涉”
北宋政和三年 (1113) 置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北一百四十里。金废。
唐武德二年(619)改浍州置,治所在翼城县(今山西翼城县)。四年(621)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翼城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翼城县等地。四年废。
清乾隆五十七年 (1792) 置,属西宁府。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。1913年改为贵德县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置,治今青海省贵德县。属西宁府。1913年降为县。
即梁田坡。在今陕西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三年(883),黄巢将“尚让等将十五万众屯于梁田坡。”胡三省注:“《旧书》作良天坡。”又称梁田坡、梁田陂。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三年(
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东高士村。《筹办夷务始末》: 清同治十三年(1874) 五月壬子,文煜等奏 “倭人于 (四月) 十八日,分三路进攻番社,……倭人即将牡丹社、高士佛社、竹仔社焚
东汉改曲阳县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。三国魏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改曲阳侯国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。因下邳郡有曲阳,故名西曲阳。属九江郡。东晋废。
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