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萼山
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大目洋中之三岳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三萼山“在象山县南海中六十里。其山有三峰,春时三峰之上杂花开发,绮丽可观,因以为名”。
古岛名。又称三仙岛。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三岳山。为海防戍守要地。明嘉靖间,官兵败倭寇于此。
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大目洋中之三岳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三萼山“在象山县南海中六十里。其山有三峰,春时三峰之上杂花开发,绮丽可观,因以为名”。
古岛名。又称三仙岛。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三岳山。为海防戍守要地。明嘉靖间,官兵败倭寇于此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十里。《晋书·姚泓传》:刘裕将檀道济等攻潼关,秦将姚绍出战,“道济率王敬、沈林子等逆冲绍军,将士惊散,引还定城”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径定城北。《西征记》 曰:城因原立。《述
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县对无水,因以氏县。”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芷江县东北。以在无水之阳得名。属武陵郡。东汉废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郴县置,为郴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省入郴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郴县置,治今湖南省郴州市。为郴州治,次年为郴州路治。明初为郴
元大德元年(1297)升宁都县置,属赣州路。治所即今江西宁都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宁都县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复升为宁都州,直隶江西省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宁都、瑞金、石城等县地。1912年降为
即今西藏琼结县。《新唐书· 吐蕃传笺证》 引 《吐蕃历史文书》 云: “霞基重回琼巴堡寨,继任父位为王。”
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东北喇叭镇。清道光 《遵义府志》 卷6遵义县: 哪吧场在 “城东九十里”。
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内县:“有丹水,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。”
①即今福建龙岩市北万安镇 (溪口)。《清一统志 ·福建统部): 龙岩州州同 “驻溪口”。②即今福建建宁县北四里溪口镇。1931年5月,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 “围剿”,由江
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新田城,“ 《城池志》,庾岭北四十里为新田城”。
五代方镇名。后汉乾祐元年 (948) 置。治所在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后周广顺元年 (951)改为彰武军。唐方镇名。乾宁三年(896年)升福建观察使置,治福州(今福州市)。领福、泉、汀、建四州。辖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