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渡关
在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东北三渡乡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三渡关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东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三度关“有上度、中度、下度三关。(明)万历中,贵州帅李应祥讨杨应龙, 自平越进兵攻四牌、乾溪、旋水、天邦、三百落等寨,尽克之,长驱直抵疆界河,屯袁家渡,得降贼为响导,潜出小溪直抵黄滩关,乘胜追至西平张王坝及三度关,关系楚兵出入咽喉,应祥悉拔之”。
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,克三渡关,乘胜抵杨应龙最后据点海龙囤,即此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东北三渡乡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三渡关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东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三度关“有上度、中度、下度三关。(明)万历中,贵州帅李应祥讨杨应龙, 自平越进兵攻四牌、乾溪、旋水、天邦、三百落等寨,尽克之,长驱直抵疆界河,屯袁家渡,得降贼为响导,潜出小溪直抵黄滩关,乘胜追至西平张王坝及三度关,关系楚兵出入咽喉,应祥悉拔之”。
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,克三渡关,乘胜抵杨应龙最后据点海龙囤,即此。
在今越南东北部谅山省禄平县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:邱皤山“在府东南丹巴县境。上有石门, 广三丈。相传马援所凿”。
即今广西北流市南六靖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北流县图:南有陆靖墟。
即今云南镇康县治凤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镇康州: 控尾寨 “在州西南。万历三十三年木邦酋罕思礼诱镇康酋闷枳归缅,枳不从,遂令其党海庆袭控尾据之”。佤语 “控” 为河,“尾”系汉语,意即河尾,因处
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北河和秦安县之五营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略阳川水 “出陇山香谷西,……又西径略阳道故城北,……又西南得水洛口,……又西北流入瓦亭水”。
又名横水、龙门水。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谷郡且居县:“阳乐水出东南,入沽。”《水经·沽水注》:鹊谷水“有二源,南即阳乐水也,出且居县。《地理志》曰,水出县东南,流径大翮山、小翮山北
①三国吴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北宁县。《水经· 叶榆水注》: “南越王知不可战,却军住武宁县。按 《晋太康记》 县属交趾。” 南齐以后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龙州。贞观六年 (6
即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高崖口乡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 卷4: 西南 “高崖口。《采访册》: 距城五十里”。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泸定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东。《隋书·刘元进传》:隋大业中,刘元进举兵反,帝令将军吐万绪等率兵讨之,“元进西屯茅浦,以抗官军,频战互有胜负”。即此。
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北皂角乡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德丰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