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庙场
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三庙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三庙场“距城一百里”。
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三庙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三庙场“距城一百里”。
唐麟德二年(665)置,治所在罗目县(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及乐山市金河口区地。上元三年(676)废。唐麟德二年(665年)置,治罗目县(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
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六十二里皇后村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 鲁阳关水 “历雉衡山西南,径皇后城西。建武元年,世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,俊发兵三余百人宿卫皇后归京师。盖税舍所在,故城得其名矣”。
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:两城山,“《志》云: 以山夹如城而名”。
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改吐蕃结啰城置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 肤公城 “旧名结啰城,崇宁三年收复,后改今名。王厚云: 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,东至来宾城界一百
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平陵镇。旧属河源县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河源县图:县西有平陵墟,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在今河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县:汉堤“即汉永平中王景所治者,县有堤河,因此而名”。
旧长洲县 (今江苏苏州市) 之别称。西晋左思 《吴都赋》: “佩长洲之茂苑。” 故长洲有茂苑之称。唐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分吴县置长洲县,取长洲茂苑为名。白居易 《长洲曲》 诗有 “茂苑绮罗佳丽地
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八十六里茨通坝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乾隆十八年 (1753) 设掌寨。
①又名阳山。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阳山。《史记·伯夷传》 正义: “首阳山,《说文》云,首阳山在辽西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卢龙县: 阳山“峰峦高耸, 下多溪谷, 一作山。 《说
北宋置,属镇戎军熙宁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