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漦帝后

龙漦帝后

国语.郑语》:“训语有之曰:‘夏之衰也,褒人之神,化为二龙。以同于王庭而言曰:“余褒之二君也。”夏后卜杀之,与去之,与业之,莫吉。卜请其漦而藏之,吉。乃布币而策告之。龙亡而漦在,椟而藏之。传郊之。及殷周莫之发也。及厉王之末,发而观之,漦流于庭,不可除也。王使妇女不伟而譟之。化为玄鼋,以入于王府。府之童妾,未既龀而遭之,既笄而孕。当宣王时而生,不失而育。”

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许多亡国之君大都耽于淫乐,尤其沉溺于女色。一些持有唯心史观的人,往往把败坏国家的责任,错误地归咎于“女人祸水”。这种错误说法,甚至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“传统观点”。这个“龙漦帝后”的典故故事,也带有这种观点的浓厚色彩。夏代末期,有二神龙蟠止于王庭,自称是褒之二君所化。夏帝占卜后,卜辞说只有把龙涎沫藏起来才吉利。夏帝使人请得“龙漦”藏在匣中,直至周厉王时才打开观看。龙漦流到庭中,化为大龟。有一童女遇之而孕,后生下一女,弃于野外。此女婴被一对逃避追捕的夫妇拾到,带她逃往褒地,把她养大成人,这就是褒姒。后以“龙漦”比喻祸国女子。

唐.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燕啄皇孙,知汉祚之将尽;尤漦帝后,识夏庭之遽衰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劫桓公

    《史记.刺客列传.曹沫传》:“曹沫者,鲁人也。……(齐)桓公与(鲁)庄公既盟於坛上,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,……”齐鲁会盟于柯,曹沫在会上用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鲁地。齐桓公只得答应。后因用为以暴力威胁对方承

  • 河伯妇

    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后附褚少孙补:“魏文侯时,西门豹为邺令。豹往到邺,会长老,问之民所疾苦。长老曰:‘苦为河伯娶妇,以故贫。’”西门豹经过调查了解,充分掌握了情况,机智果决地处置了大巫妪等害民虐物之人。

  • 团扇悲歌

    同“团扇诗”。唐翁绶《婕妤怨》诗:“繁华事逐东流水,团扇悲歌万古愁。”

  • 日角偃月

    源见“日角”。偃月,额似半弦月。指富贵之相。晋袁宏《后汉纪.顺帝纪上》:“〔梁后〕选入掖庭,相工茅通见之,惊曰:‘此所谓日角偃月,相之极贵,臣未尝见之。’于是以为贵人。”并列 日角,额角隆起,形状如日

  • 南金

    源见“南金东箭”。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。《晋书.薛兼传》:“兼清素有器宇,少与同郡纪瞻、广陵闵鸿、吴郡顾荣、会稽贺循齐名,号为‘五俊’。初入洛,司空张华见而奇之,曰:‘皆南金也。’”唐元稹《春晚寄杨十二

  • 气冲牛斗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比喻怒气很盛。元高文秀《渑池会》四折:“恼的我发乍冲冠,怒的我气冲牛斗。”清 遯庐《童子军.警鼓》:“你看那县太爷们,只知道宦途儿,巧骋骅骝,那管甚剑埋冤,气冲牛斗。”主谓 牛、斗,

  • 嚼字咬文

    见“咬文嚼字”。清·张南庄《何典·序》:“讵能~,又何须之乎者也。”【词语嚼字咬文】  成语:嚼字咬文

  • 孤竹采薇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指伯夷、叔齐避世隐居。元贡师泰《学圃吟》:“孤竹采薇终饿死,屈到好芰竟离居。”

  • 临大节而不可夺

    大节:指生与死的考验。不可夺:意为不可夺其志。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’”《汉书.师丹传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,可

  • 鹊石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九:“常山张颢,为梁州牧。天新雨后,有鸟如山鹊,飞翔入市,忽然坠地,人争取之,化为圆石。颢椎破之,得一金印,文曰‘忠孝侯印’。颢以上闻,藏之秘府。后议郎汝南 樊衡夷上言:‘尧舜时旧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