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鹅笼书生

鹅笼书生

梁.吴均《续齐谐记》载:阳羡许彦山行,遇一书生,求寄鹅笼中。入笼,笼亦不更广,书生亦不更小,宛然与双鹅并坐,鹅亦不惊。彦负笼而去,都不觉重。前息树下,书生出,自口中吐出器皿肴馔并一女子,共饮。书生醉卧,女子吐一男子,女子卧,男子复吐一女子共酌。书生欲觉,乃递吞所吐,唯女子在,女子又吐锦帐遮掩书生,即共入内眠。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戏。后次第各吞所吐。书生以铜盘一赠彦而去。

这里记述的离奇故事,情节据《旧杂譬喻经》改头换面而成。后人遂以“鹅笼书生”用为幻中生幻,变化无常的典故。

李晖吉等续编《龙文鞭影》二集卷一:“女遗螺壳,生寄鹅笼。”


【典源】 南朝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阳羡许彦相绥安山行,遇一书生,年十七八,卧侧云脚痛,求寄鹅笼中。彦以为戏言,书生便入笼,笼亦不更广,书生亦不更小,宛然与双鹅并坐,鹅亦不惊。彦负笼而去,都不觉重。前行息树下,书生乃出笼谓彦曰:‘欲为君薄设。’彦曰:‘善。’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,奁子中具诸饰馔,珍羞方丈,其器皿皆铜物,气味香旨,世所罕见。酒数行,谓彦曰:‘向将一妇人自随,今欲暂邀之。’彦曰:‘善。’又于口中吐一女子,年可十五六,衣服绮丽,容貌殊绝,共坐宴。俄而书生醉卧,此女谓彦曰:‘虽与书生结妻,而实怀怨,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,书生既眠,暂唤之,君幸勿言。’彦曰:‘善。’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,年可二十三四,亦颖悟可爱,乃与彦叙寒温。书生卧欲觉,女子口吐一锦竹障遮书生,书生乃留女子共卧。男子谓彦曰:‘此女子虽有心,情亦不甚,向复窃得一女人同行,今欲暂见之,愿君勿泄’彦曰:‘善。’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,年可二十许,共酌戏谈甚久,闻书生动声,男子曰:‘二人眠已觉。’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。须臾书生处女乃出,谓彦曰:‘书生欲起。’乃吞向男子,独对彦坐。然后书生起,谓彦曰:‘暂眠遂久,君独从当悒悒邪? 日又晚,当与君别。’遂吞其女子,诸器皿悉纳口中。留大铜盘可二尺广,与彦别曰:‘无以藉君,与君相忆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阳羡人许彦相在山中担鹅笼行走,遇见一书生称脚痛,求许彦让他入鹅笼中同载。休息时,书生从口中吐出铜奁,内有各种珍肴美味,又吐出一女子,一同饮宴,书生醉卧。女子又吐出一男子。书生与女子共卧后,男子又吐出一女人,与许彦三人共酌笑谈。听到书生身体有动作声,男子即将女人纳入口中,前女子出又将男子纳入口中。书生睡醒出来,又将女子及器皿纳入口中,只留一铜盘送给许彦,留作纪念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幻中生幻,变化无常; 也用以咏鹅。

【典形】 白羽书生、鹅笼酒醒、鹅笼吐纳、幻中有幻、书生鹅笼、鹅笼出入、鹅笼别有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羽书生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廉察使启》:“则白羽书生,自铭恩于食稻,黄衣童子,将赛德于餐花。”

〔鹅笼酒醒〕 清·钱谦益《鹅笼曲》之一:“书生一霎瞢腾梦,恰是鹅笼酒醒时。”

〔鹅笼吐纳〕 清·钱谦益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》之二:“鼠穴咽啾因梦少,鹅笼吐纳幻人多。”

〔幻中有幻〕 清·丘逢甲 《放生鹅歌》:“自昔书生工凿空,幻中有幻出鹅笼。”


【词语鹅笼书生】  成语:鹅笼书生汉语词典:鹅笼书生

猜你喜欢

  • 鸣弦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指吏治有道,百姓安乐。《后汉书.循吏传赞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鸣弦。”【词语鸣弦】   汉语大词典:鸣弦

  • 坐收渔利

    源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谓利用别人间的矛盾,轻易地从中取利。艾纳《新事旧编》:“〔你们〕骑虎难下,正好,让我慢慢来个坐收渔利。”述宾 坐收渔人之利。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、争斗以获得利益。语本《战

  • 扶轮推毂

    《史记.荆燕世家》:“今吕氏雅故本推毂(音gǔ,车轮轴)高帝就天下,功至大。”《南齐书.乐志》:“月御按节,星驱扶轮。”后以“扶轮推毂”为尽力帮助别人成就伟大功业的典故。唐.高彦休《阙史序》:“皇朝济

  • 宁戚牛

    同“宁戚饭牛”。唐钱起《新丰主人》诗:“客里冯谖剑,歌中宁戚牛。”

  • 北郭

    同“北郭先生”。清吴伟业林云凤《梅花庵话雨联句》:“北郭余偕隐,东山尔共瞻。”【词语北郭】   汉语大词典:北郭

  • 侍车

    《后汉书.江革传》:“建武末年,与母归乡里。每至岁时,县当案比,革以母老,不欲摇动,自在辕中挽车,不用牛马,由是乡里称之曰‘江巨孝’。”东汉人江革重孝道,曾亲自驾辕为老母挽车,时人称之为“江巨孝”。后

  • 嵇康羡王烈

    源见“王烈髓”。指希冀得道成仙。宋苏轼《石芝》诗:“亦知洞府嘲轻脱,终胜嵇康羡王烈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王烈》:“王烈者字长休,邯郸人也,常服黄精及铅,年三百三十八岁,犹有少容,登山历险,行

  • 扪虱

    源见“扪虱而谈”。形容放达从容,侃侃而谈。唐李白《赠韦秘书子春》诗:“披云睹晴天,扪虱话良图。”亦泛指任情自适。唐李颀《野老曝背》诗:“有时扪虱独搔首,目送归鸿篱下眠。”【词语扪虱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少见多怪

    汉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谚云:‘少所见,多所怪,睹馲驼,言马肿背。’”后以“少见多怪”谓见闻少,遇不常见的事物以为怪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彼鄂尔泰者,不陈明其所以然,而徒予世人以少见多怪也。”并列 见

  • 入后堂

    《汉书.张禹传》:“禹成就弟子尤著者,淮阳彭宣至大司空,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。宣为人恭俭有法度,而崇恺弟多智,二人异行。禹心亲爱崇,敬宣而疏之。崇每候禹,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。禹将崇入后堂饮食,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