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

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

原是战国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一种复古思想。后则泛指彼此互不通声气。老子认为,国家要小,人民要少,即使有各种器具,也不使用;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,不向远方迁徙;虽有船和车,没有必要乘坐它;虽有武器装备,没有地方陈列它。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。吃得香甜,穿得漂亮,住得安适,过得习惯,邻国互相望得见,鸡鸣犬吠互相听得见,而人民直到老死,不相往来。

【出典】:

《老子》80章:“小国寡民,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;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人复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,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老子曰:‘至治之极,邻国相望,鸡狗之声相闻,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’必用此为务,挽近世,涂民耳目,则几无行矣。”


其他 鸡狗的叫声都能听到,而双方一辈子到死也没有互相交往。比喻人或单位之间互不通信息和交流的情况。语本《老子》80章:“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有些人不是这样做,而是像老子说的‘~’,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。”※相,不读作xiàng。△用于社会交往方面。→各不相谋 ↔此唱彼和


【词语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】  成语: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汉语词典: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公无私

    参见: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并列 一心为公,毫无私心。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这本书教育我们,要互相团结,~,勇于开拓、冒险。”△褒义。描写品德之语。→公而忘私 大公至正 至公无私 铁面无

  • 蒲姿衰

    同“蒲柳姿”。清孙枝蔚《送王子倾归新城》诗:“倘念蒲姿衰,幸无鱼书吝。”

  • 机轴

    源见“自出机杼”。比喻诗文的构思、词采、风格。宋刘过《水调歌头.寿王汝良》词:“文采汉机轴,人物晋风流。”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太白曰:‘苍梧山崩湘水竭。’张籍曰:‘菖蒲花开月长满。’李贺曰:‘七

  • 游屐

    同“游山屐”。元 赵孟?《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》诗:“山好双游屐,溪清一钓船。”【词语游屐】   汉语大词典:游屐

  • 垂帘

    将帘子放下,在帘后发号施令。《旧唐书.高宗纪下》:“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,皆与闻之。”后来也就成为女后临朝执政的代名词。【词语垂帘】   汉语大词典:垂帘

  • 安仁诔

    源见“潘岳悼亡”。喻指怀念亡妻的悼文。清董元恺《贺新郎.奉和何宫讲省斋闻雨悼清河君之阙》词:“一卷凄其安仁诔,肠断词中有画。”

  • 海上山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元刘因《仙人图》诗:“千古谁传海上山,坐令人主厌尘寰。”

  • 康成诗礼

    《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郑玄字康成,北海高密人也。”“玄自游学,……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。及党事起,遂隐修经业,杜门不出。”“凡玄所著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……凡百余万

  • 志学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’”后因借“志学”指十五岁。三国 魏曹植《武帝诔》:“年在志学,谋过老成。”亦泛指年少。宋孔平仲《续世说.纰缪》:“隋王劭爰自志学至乎暮齿,笃好经史,遗落世

  • 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

    其人:指了解自己的人。 把书藏在名山里(以防遗失),并传给志同道合的人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诚已著此书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失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鲁迅《准风月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