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、“榆枋之见”。比喻志趣不同,各取其乐。唐沈炯《独酌谣》:“龙蠖非不屈,鹏鷃但逍遥。”
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《荀子.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蓝,蓝草,可作青色染料。
同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.王言》: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见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·王言》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【词语如汤灌雪】 成语:如汤灌雪汉语大词典:如汤灌雪
源见“绛帐”。指讲学授徒之处。清尤侗《送石仲生太史督学江南》诗:“季常绛帐开金马,太乙青藜照斗牛。”
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蜀人杨得意为狗监,侍上。上读《子虚赋》而善之,曰:‘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’得意曰:‘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。’上惊,乃召问相如。”后以“狗监揄扬”谓得人荐引推举。宋刘克庄
宋代欧阳修、宋祁《新唐书.马周传》:“留客汴,为浚仪令崔贤所辱,遂感激而西,舍新丰,逆旅主人不之顾,周命酒一斗八升,悠然独酌,众异之。”唐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倍受冷落。后世常用此典故喻怀才不遇、英雄失路
唐代谓天下之盛,扬州第一,四川次之。宋代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第九:“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,尽斡利钱,判官多至数十人,商贾如织,故谚称‘扬一蜀二’,谓天下之盛,扬为一而蜀次之也。”
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(公子重耳)及齐,齐桓公妻之,有马二十乘。公子安之。从者以为不可。将行,谋于桑下。蚕妾在上,以告姜氏,姜氏杀之,而谓公子曰:‘子有四方之志,其闻之者,吾杀之矣。’公子曰:‘无
原作“弗与共戴天”,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,表示仇恨极深,誓不两立。古人认为,与有杀父之仇的人,应当誓不两立,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;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,应当携带武器,随时准备械斗;与自己朋友有仇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三“奢”引《晋书》:“石崇字季伦,累迁荆州刺史。……惠帝知富无以夸之,时外国进火浣布,天下更无,帝为衫,来幸崇家。崇奴仆五十人皆衣火浣布衫祇承,帝大惭。”晋惠帝穿着用外国进贡的火浣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