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骑箕尾

骑箕尾

庄子.大宗师》:“傅说(说,音yuè,傅说,相传原是商朝傅岩地方从事版筑的奴隶,后被商高宗武丁发现,任为相,国得以治)得之以相武丁(商代国君,后被称为高宗,他是商王盘庚弟小乙之子,重用傅说、甘盘为大臣,商的统治得到巩固),奄(包括)有天下,乘东维(箕斗二星座之间的星名),骑箕尾(箕与尾是二星名),而比于列星。”

在箕星与尾星之间有一星宿名叫“傅说”,相传是傅说死后升天所化。

旧因称统治阶级的大臣之死为“骑箕尾”或“骑箕”。古人写文章常以“骑箕尾”的典故隐指人的精神不死,魂魄升天。

宋史.赵鼎传》:“身骑箕尾归天上,气作山河壮本朝。”《佩文韵府》卷一百“箕尾客”下引王鏊诗:“忽为箕尾客,昔忝鹿鸣宾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傅说(yue) 得之,以相武丁,奄有天下,乖东维,骑箕尾,而比于列星。”唐·成玄英疏: 傅说,星精也。而傅说一星在箕尾上,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,维持东方,故言乘东维,骑箕尾。唐陆德明释文: 崔(譔)云,傅说死,其精神乘东维,托龙尾,乃列宿。今尾上有傅说星。

【今译】 傅说得正道,为殷高宗武丁相,主宰天下,死后化为傅说星。参见《梦得傅说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大臣死。

【典形】 箕尾傅说、骑箕、骑箕尾、身骑箕尾、谢箕尾、骑尾箕、傅说托星。

【示例】

〔箕尾傅说〕元·冯子振《鹦鹉曲·黄阁清风》:“箕尾傅说商岩住,空桑子伊尹无父。”

〔骑箕〕 清·王士禛《吕忠节公挽诗》:“秉国人谁在,骑箕恨未穷。”

〔骑箕尾〕 宋·曾巩《韩魏公挽歌词》:“忽骑箕尾精灵远,长誓山河宠数新。”

〔身骑箕尾〕 宋·赵鼎 《自书铭旌》:“身骑箕尾归天上,气作山河壮本朝。”

〔谢箕尾〕 南朝梁·江淹《秋夕纳凉奉和》:“骑星谢箕尾,濯发惭阳阿。”


【词语骑箕尾】   汉语词典:骑箕尾

猜你喜欢

  • 斗方名士

    《礼记.月令》:“聘名士。”孔颖达疏:“名士者,谓其德行贞绝,道术通明,王者不得臣,而隐居不在位者也。”斗方指字画用的一、二尺见方的单幅笺,此指小幅的诗文或画页。斗方名士,旧指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的小

  • 一岁九迁

    同“一日九迁”。唐韩愈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苟如是,虽日受千金之赐,一岁九迁其官,感恩则有之矣。”见“一岁三迁”。唐·韩愈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日受千金之赐,~其官。”【词语一岁九迁】  成语:一岁九迁汉语大

  • 精卫衔石

    同“精卫填海”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精卫衔石而遇缴,文鳐夜飞而触纶。”【词语精卫衔石】  成语:精卫衔石

  • 得寸得尺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以“得寸得尺”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清薛福成《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》:“惟须认定主见,中外一意,

  • 乘轩鹤

    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十二月,狄人伐卫。卫懿公好鹤,鹤有乘轩(大夫乘的车)者。将战,国人受甲者皆曰:‘使鹤!鹤实有禄位,余焉能战?’”《吕氏春秋.忠廉》、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、汉.王充《论衡.儒增

  • 刺股

    汉.刘向集录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载:苏秦游说秦王,上书十次,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,他回到家中,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,他伤感之余,刻苦自励,“乃夜发书,陈箧(小箱子)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(“阴符”是太公兵法

  • 斑衣奉亲

    同“斑衣戏彩”。宋黄庭坚《还家呈伯氏》诗:“斑衣奉亲伯与侬,四方上下相依从。”

  • 干木富义

    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“段干木辞禄而处家,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。其仆曰:‘君何为轼?’文侯曰:‘段干木在,是以轼。’其仆曰:‘段干木布衣之士,君轼其闾,不已甚乎?’文侯曰:‘段干木不移势利,怀君子之道,隐

  • 席门蓬巷

    同“席门穷巷”。唐王勃《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》:“席门蓬巷,伫高士之来游;丛桂幽兰,喜王孙之相对。”见“席门穷巷”。唐·王勃《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》:“~,伫高士之来游;丛桂幽兰,喜王孙之相对。”【词语席

  • 持蠡测海

    同“以蠡测海”。唐杜甫《赠特进汝阳王》诗:“谬持蠡测海,况挹酒如渑。”偏正 蠡,瓢,古代舀水用具。用瓢来测量海的容量。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高深的事物。唐·杜甫《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》:“谬~,况挹酒如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