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

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

饮食:指食欲。男女:指性欲。 饥饿思饮食,成年思婚配,这是人生的重大欲望。 意谓具有食欲和性欲,是人类的本性。参见〔食色性也〕条。语出《礼记.礼运》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孔颖达疏:“饮食男女,是人心所欲之大端绪也。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辩问》:“男女饮食,人之大欲存焉。是以好色不可谏,甘旨可忘忧。”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.山谷上》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若戒之则诚难,节之则为易,乃近于人情也。”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五》:“饮食男女,人生之大欲存焉。干名义,渎伦常,败风俗,皆王法之所必禁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焚笔

    源见“焚谏草”。借指上皇帝的奏疏。唐赵嘏《山阳即席献裴中丞》诗:“暂肯剖符临水石,几曾焚笔动星辰?”【词语焚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焚笔

  • 刀头

    源见“大刀头”。“还”的隐语。大刀头有环,环与“还”谐音。唐徐彦伯《鼓吹曲辞.芳树》:“藁砧刀头未有时,攀条拭泪坐相思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惊讹》:“问浪子天边,何日刀头?”【词语刀头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奋矜

    自我夸耀。《荀子.正名》:“有兼听之明,而无奋矜之容,有兼覆之厚,而无伐德之色。”兼听:虚心倾听各方意见。兼覆:广为覆盖,此指美德广大。伐德:自夸美德。【词语奋矜】   汉语大词典:奋矜

  • 生死肉骨

    使死人复生,枯骨生肉。旧时比喻对人恩施的深厚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见申叔夫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见“生死人而肉白骨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见申叔夫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杜预注:“已

  • 风木含悲

    西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皋鱼曰:‘……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’”后以风木含悲形容父母亡故,子女不得奉养的悲伤。亦有“风木之思”、“风木之悲”。明.汪廷讷《狮吼记.叙别》:“先父公弼,

  • 伍子胥吹箫

    同“吴市吹箫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弹词》:“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,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。”

  • 三已无愠色

    《论语.公叶长》:“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后因以“三已无愠色”为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典故。唐皇甫澈《赋四相诗.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》:“载践每若惊,三已无愠色。”

  • 宁子如愚

    同“宁子佯愚”。《后汉书.刘祐传》:“吾子怀蘧氏之可卷,体宁子之如愚,微妙玄通,沖而不盈。”

  • 子贱歌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喻指好的政绩。晋潘岳《河阳县作》诗之二:“位同单父邑,愧无子贱歌。”

  • 椎轮大辂

    源见“大辂椎轮”。比喻事物由简到繁,由粗到精,逐步完善。亦用以称创始者。别士《刊印〈宪政初纲〉缘起》:“未知其事者,可以得其涯略;已知其事者,可以留备检查;其诸立宪之一助乎,吾知此为中国宪法史之椎轮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