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

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

汉.桓宽《盐铁论.水旱》:“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,国无夭伤,岁无荒年。当此之时,雨不破块,风不鸣条,旬而一雨,雨必以夜。”

汉.王充《论衡.是应》:“儒者论太平瑞应,皆言气物卓异……关梁不闭,道不虏掠,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

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;细雨润地,不冲破土块。旧时认为这是贤者在位,天下大治的征象。后以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比喻社会安定,世事太平。亦单作“风不鸣条”。

清.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休嘉之世,风不鸣条,吾不禁拭目望之。”


其他 风没有刮响树枝,暴雨没有破坏农田。形容没有暴风雨袭击。比喻天下太平无事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》:“又言山出车,泽出舟,男女异路,市无二价,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,颁白不提挈,关梁不闭,道无虏掠,~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,其盛茂者,致黄龙、骐驎、凤皇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太平盛世风调雨顺的景象。单作“风不鸣条”、“雨不破块”。也作“雨不破块,风不鸣条”。


【词语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】  成语: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汉语词典: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

猜你喜欢

  • 鸟火

    《书.尧典》:“日中星鸟,以殷仲春。”又:“日永星火,以正仲夏。”鸟,指南方朱鸟七宿;火,指东方苍龙七宿。后以“鸟火”泛指体现时序变迁的日月星辰。清顾炎武《尧庙》诗:“鸟火频推革,山龙竟弃捐。”【词语

  • 垂白

    须发将白,犹言垂老。南朝宋鲍照《拟古》诗:“结发起跃马,垂白对讲书。”【词语垂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垂白

  • 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

    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蛮不讲理地加人罪名。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死。受晋献公之托,大臣荀息拥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君。这时,以里克、丕郑为首的忠于太子申生、公子重耳、公子夷吾的一班大臣派人刺杀奚齐于停丧处所。

  • 蹈虎

    同“蹈虎尾”。清李渔《玉搔头.止兵》:“批鳞不怒,反加锡命之荣;蹈虎无虞,复遂请缨之愿。”【词语蹈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蹈虎

  • 长安九逵上,青槐荫道植

    长安:汉唐旧都,即今陕西西安市。九逵:四通八达的大道。 在京都长安的大路上,青青的槐树夹道栽植,绿荫满地。 形容长安市容绿化之美。语出南朝.梁.何逊《拟轻薄篇》:“长安九逵上,青槐荫道植。”冯天瑜

  • 曙后孤星

    同“曙后星孤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九回:“十三妹者,盖曙后孤星,昔为吾师故孝廉子何子明若先生女孙。”见“曙后星孤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39回:“十三妹者,盖~。”【词语曙后孤星】  成语:曙后孤星汉语大词典

  • 鸾凤吟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形容旷达的长啸之声。宋陆游《醉中作》诗:“清啸穿林鸾凤吟,草书落纸龙蛇走。”

  • 摄魂碑

    《处州府志》卷十六载:(唐)叶法善为其祖有道先生国重作碑,(李)邕从之,文成,请并书,弗许。一夕,梦法善再求书,邕喜而为书,未竟,钟鸣梦觉,至丁字下数点而止。法善刻毕,持墨本往谢。邕惊曰:“始以为梦,

  • 毛龟

    南朝 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龟,千年生毛。龟,寿五千年谓之神龟,万年曰灵龟。”后因以“毛龟”为长寿的象征。唐白居易《喜老自嘲》诗:“毛龟蓍下老,蝙蝠鼠中仙。”【词语毛龟】   汉语大词典:毛龟

  • 莺迁

    同“莺迁乔木”。唐李咸用《冬日喜逢吴价》诗:“莺迁犹待消冰日,鹏起还思动海风。”【词语莺迁】   汉语大词典:莺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