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面似靴皮

面似靴皮

宋.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京师诸司库务,皆由三司举官监当,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,因缘请托,不可胜数,……(田元均)每温言强笑以遣之。尝谓人曰:‘作三司使数年,强笑多矣,直笑得面似靴皮。’”

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,因是全国钱谷出纳、均衡财政收支的最高财政长官,故权贵子弟和亲戚朋友,都登门托情,请求安排职事。田虽厌恶,然而亦得强笑应酬。强作笑颜多了,脸面上便出现了像靴皮上一样的皱纹。后因用为形容为官事操劳而面容衰老的典故。

宋.辛弃疾《永遇乐.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》词:“但赢得、靴纹绉面,记余戏语。”


主谓 形容长时间强作笑容使得脸皮增厚,皱纹增多,像靴皮那样。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2:“田元均为人宽厚,其在三司,深厌干请者,不欲峻拒,每温颜强笑以遣之。常谓人曰:‘作三司使数年,强笑多矣,直笑得~。’”后多用于讽刺假笑。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神态表情。→皮笑肉不笑↔喜形于色 眉开眼笑


【词语面似靴皮】  成语:面似靴皮汉语词典:面似靴皮

猜你喜欢

  • 过桥拆桥

    见“过河拆桥”。《官场现形记》17回:“但是现在的人总是~,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。”【词语过桥拆桥】  成语:过桥拆桥汉语大词典:过桥拆桥

  • 土偶桃梗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三》:“〔苏秦〕谓孟尝君曰:‘今者臣来,过于淄土,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。桃梗谓土偶人曰:‘子,西岸之土也,挺子以为人,至岁八月,降雨下,淄水至,则汝残矣。’土偶曰:‘不然,吾西岸之土也,

  • 伊籍一拜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伊籍传》:“伊籍字机伯,山阳人。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。表卒,遂随先主南渡江,……为左将军从事中郎。……遣东使于吴,孙权闻其才辩,欲逆折以辞。籍适入拜,权曰:‘劳事无道之君乎?’籍即对曰

  • 车书大同

    同“车轨共文”。隋辛德源《星名》诗:“关山无复阻,车书方大同。”

  • 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

    一登高山,诗情就充满了高山,一看大海,诗意就洋溢于大海。 形容诗人触物兴怀,感情充沛。语出南朝.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神思》:“夫神思方运,万途竞萌,规矩虚位,刻镂无形,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

  • 金台玉阙

    旧题汉.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:“昆仑山三角。……其一角正东,名曰昆仑宫,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,地方千里,城上安金台五所,玉楼十二所。其北户山承渊山,又有墉城,金台玉楼,相鲜如流……西王母之所治也。”“

  • 胶漆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比喻友情极深,像胶漆相投,亲密无间。唐白居易《和〈寄乐天〉》:“贤愚类相交,人情之大率;然自古今来,几人号胶漆?”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白居易》:“与元稹极善胶漆,音韵亦同。”【词语胶

  • 浩然遭放

    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一:“襄阳诗人孟浩然,开元中颇为王右丞(维)所知……维待诏金銮殿,一旦召之商较风雅,忽遇上幸维所……因得召见……上即命吟,浩然奉诏拜舞,念诗曰:‘……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疎。

  • 柯亭遗韵

    源见“柯亭笛”。指古雅的笛乐。宋周邦彦《月下笛》词:“想开元旧谱,柯亭遗韵,尽传胸臆。”

  • 穿窬之盗

    穿壁踰墙的小偷,常比喻行动鬼鬼祟祟,怕人看透自己心思的人。“穿窬”也作“穿踰”。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’”朱熹集注:“穿,穿壁。窬,踰墙。言其无实盗名,而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