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雀屏中选

雀屏中选

雀屏:绘有孔雀的门屏。比喻被选中为婿。亦作“金屏之选”。出自唐高祖皇后窦氏的事迹。窦氏,京兆始平(今陕西省兴平县南)人。其父为隋定州总管窦毅,母为北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。窦毅为了给女儿寻找贤夫,便于门屏画二孔雀,并暗中规定,凡有求婚者先给两支箭,如能射中孔雀眼睛,便将女儿嫁之。众多求婚者都没有达到此条件。李渊来到后却以两支箭各射中孔雀一目。窦毅遂将女儿嫁给了李渊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51《后妃上·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》2163页:“(窦)毅闻之,谓长公主曰:‘此女才貌如此,不可妄以许人,当为求贤夫。’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日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李监宅》:“屏开金孔雀,褥隐绣芙蓉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倚青鸾玉镜妆成,对孔雀金屏中选。” 明末清初·天花藏主人《玉支矶》4回:“采葑三诗,孩儿之雀屏也。长孙无忝三诗,虽一时被逼,出于无心,而恰中凤目,孩儿已暗暗卜天心之有属矣。” 同上书5回:“今不意采葑三咏,又暗中屏雀,父女同心。” 明末清初·天花藏主人《两交婚》11回:“辛祭酒见甘颐年少多才,久矣中金屏之选,只因女儿再三叮嘱,故缩口不开,然而私心惟恐有失。”


主谓 雀屏,绘有孔雀图案的门屏。旧时把选中为女婿的人称为“雀屏中选”,后用来比喻选得佳婿或求婚被允。语本《旧唐书·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》:“(窦毅)谓长公主曰:‘此女(指窦后)才貌如此,不可妄以许人,当为求贤夫。’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(李渊)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意为高祖李渊因射中孔雀而得窦后为妻。→坦腹东床。也作“雀屏中目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旧唐书·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》:“ (窦后父) 毅闻之,谓长公主曰:‘此女才貌如此,不可妄以许人,当为求贤夫。’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,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

【今译】 唐高祖 (李渊) 皇后窦氏小时聪明伶俐,才貌双全。窦后的父亲窦毅对他的母亲长公主说:“这孩子才貌这样好,不能随便许婚,应当为她找个好丈夫。”于是窦毅在门前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,凡是有来求婚的公子,都给两支箭让他射,暗定谁射中孔雀的眼睛,就把女儿嫁给谁。前后求婚的有几十人,都没能射中,李渊也去求婚,两支箭各射中一目,窦毅非常高兴,就把女儿许配给李渊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选婿。

【典形】 金屏中选、孔雀屏风、屏开金孔雀、中雀、中雀金屏。

【示例】

〔金屏中选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紫钗记》:“倚青鸾玉镜妆成,对孔雀金屏中选。”

〔孔雀屏风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牡丹亭》:“无端雀角土牢中,是什么孔雀屏风?”

〔屏开金孔雀〕 唐·杜甫《李监宅》:“屏开金孔雀,褥隐绣芙蓉。”

〔中雀〕 元·郑德辉《倩女离魂》:“俺本是乘鸾艳质,他须有中雀丰标。”

〔中雀金屏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紫钗记》:“曾中雀金屏,你是个入彀英雄爱先逞。”


【词语雀屏中选】  成语:雀屏中选汉语词典:雀屏中选

猜你喜欢

  • 勇虫

    源见“螳臂挡车”。指螳螂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广譬》:“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,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。”【词语勇虫】   汉语大词典:勇虫

  • 搤咽拊背

    见“扼亢拊背”条。

  • 尺书凭雁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谓托嘱使者传信。唐刘沧《留别崔澣秀才昆仲》诗:“对酒不能伤此别,尺书凭雁往来通。”

  • 一簏轩輗

    簏(lù鹿):竹箱。轩輗(ní尼),字惟行,鹿邑(今属河南)人。永乐进士。历官御史,按福建,剔蠹除奸,风采甚峻。清军浙江,弹劾不称职的官吏40余人,以是超擢浙江按察使。天顺初年拜刑部尚书,改左都御史,

  • 衣锦荣归

    同“衣锦还乡”。元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三折:“如今衣锦荣归,见母亲走一遭去。”清李渔《意中缘.返棹》:“传语故乡的亲戚朋友,都来看我黄天监衣锦荣归。”见“衣锦还乡”。施叔青《台湾玉》:“比起上次~的场面

  • 俭池

    同“俭府”。宋朱涣《百岁令.寿丁大监》词:“运了多少兵筹,依红泛绿,向俭池容与。”

  • 顾名思义

    看到名字就想到名子的含义。后来也比喻做出某种结论或解释是理所当然的。王昶(?-259年),字文舒,太原晋阳(今山西晋阳)人。曹丕在东宫时,为中庶子。曹丕即位,迁兖州刺史。明帝时加扬烈将军。齐王曹芳时和

  • 濠上游

    同“濠上观鱼”。宋唐庚《梦泉》诗:“谁陪濠上游,咏携室中天。”

  • 列御风

    同“列子御风”。清赵执信《顺流下十八滩》诗:“我身列御风,舟子僚弄丸。”

  • 去思

    《汉书.何武传》:“欲除吏,先为科例以防请托,其所居亦无赫赫名,去后常见思。”后以“去思”谓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”【词语去思】   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