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汤

金汤

“金城汤池”的简称。象钢铁一样坚固的城墙,象沸水一样的护城河。语见《汉书·蒯通传》:在秦末农民起义中,蒯通劝说范阳令徐公开城,向陈胜的部将武信君(武臣)投降。蒯通说自己要向武臣陈述利害,要武臣礼遇来降的范阳令徐公,否则燕赵一带城郡都因惧怕降而被杀而拼命固守,那么城墙就像钢铁铸成一般,护城河水也会象沸水一样难以接近,就难以发动进攻了。后遂以“金城汤池”或“固若金汤”为典,形容防守坚固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45《蒯通传》2159页:“蒯通,范阳人也,本与武帝同讳(同名,都叫“彻”)。楚汉初起,武臣略定赵地,号武信君。(蒯)通说范阳令徐公曰:‘……臣因对曰: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也,怯而畏死,贪而好富贵,故欲以其城先下君。先下君而君不利〔之〕,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,范阳令先降而身死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·赞》:“神旌乃顾,递行天讨。金池失险,车书共道。” 南朝齐·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金汤非粟而不守,水旱有待而无迁。”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带甲百万,谷帛如山,稻田沃野,民无饥岁,所谓金城汤池,强富之国也。” 唐·沈佺期《初冬从幸汉故宫青门应制》:“何必金汤固,无如道德藩。” 唐·杜甫《有感五首》之3:“莫取金汤固,长令宇宙新。” 唐·李山甫《上元怀古二首》之一:“尧行道德终无敌,秦把金汤可自由?” 宋·赵恒《西江月》:“一旦金汤失守,万邦不救銮舆。” 宋·欧阳修《与安抚密学启》:“边甿被德,蔚兴襦裤之谣;宸眷倚材,隐若金汤之固。” 宋·王安石《送程公辟守洪州》:“下视城堑真金汤,雄楼杰屋郁相望。” 宋·刘克庄《贺新郎·实之三和,有忧边之语,走笔答之》:“自古一贤能制难,有金汤,便可无张许。” 金·元好问《满江红》:“是往时,曾护国西门,金汤壁。” 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92回:“真是个金城汤池,一方雄镇。” 清·张一鹄《辰龙关》:“天地金汤险,由来王气终。” 清·丘逢甲《镇海楼》:“金汤空筹边略,觞咏难消吊古愁。”


【词语金汤】   汉语词典:金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弃?年

    源见“终军弃?”。指少年有为之时。唐 耿?《送郭秀才赴举》诗:“乡赋《鹿鸣》篇,君为贡士先。新经梦笔夜,才比弃?年。”

  • 画壁唱黄河

    源见“旗亭画壁”。借指诗人聚会。清蒋敦复《长亭怨.寄王四篁》词:“画壁唱黄河,谁想便、旗亭人散。”

  • 拾煤

    同“拾尘”。唐刘禹锡《上杜司徒书》:“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,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。”明陈子龙《复张郡侯书》:“谁兴拾煤之谤,徒受唾天之污。”【词语拾煤】   汉语大词典:拾煤

  • 班荆

    源见“班荆道故”。谓朋友相遇,共坐谈心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五:“班荆坐松下,数斟已复醉。”【词语班荆】   汉语大词典:班荆

  • 戏舞莱衣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无名氏《庆千秋》词:“好是庭阶兰玉,伴一枝丹桂,戏舞莱衣。”

  • 严滩

    同“严陵滩”。唐黄滔《祭先外舅》:“实期归钓严滩,终栖郑谷。”宋陆游《秋夜》诗:“严滩已在眼,早晚放孤舟。”【词语严滩】   汉语大词典:严滩

  • 广陵弦

    源见“广陵散”。指绝响。用以缅怀旧友。唐李德裕《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》诗:“独悲形解后,谁听《广陵》弦?”

  • 投棰

    同“投鞭断流”。唐杜牧《西江怀古》诗:“魏帝缝囊真戏剧,苻坚投棰更荒唐。”【词语投棰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棰

  • 义不帝秦

    参见:鲁连义不帝秦

  • 兰香嫁张硕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《杜兰香》:“汉时有杜兰香者,自称南康人氏。以建业四年春,数诣张传。传年十七,望见其车在门外,婢通言:‘阿母所生,遣授配君,可不敬从!’传先名改硕。硕呼女前视,可十六七,说事邈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