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怀才未遇。《晋书.应詹传》:“四门开辟,英彦凫藻。收春华于京辇,采秋实于岩薮,而泓抱璞荆山,未剖和璧。”
《礼记.文王世子》:“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郑玄注:“诵,谓歌乐也;弦,谓以丝播诗。”本谓按季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,后泛指学习咏诵。南朝 梁陆倕《为豫章王庆太子出宫表》:“冬书秋记,夙表睿资;春诵夏弦
同“七叶珥貂”。宋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》:“与君流落偶还朝,过眼纷纶七叶貂。”【词语七叶貂】 汉语大词典:七叶貂
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,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坠,坠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
源见“破镜重圆”、“钗股分金”。比喻夫妻或情人分离。宋吴潜《蝶恋花.吴中赵园》词:“镜断钗分何处续,伤心芳草庭前绿。”【词语镜断钗分】 汉语大词典:镜断钗分
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乘槎泛天河之人。唐罗隐《寄窦泽处士》诗之二:“鳌背楼台拂白榆,此中槎客亦踟蹰。”【词语槎客】 汉语大词典:槎客
《左传.僖公二二年》: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,辛有适伊川,见披发而祭于野者曰:‘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!’秋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。”辛有到伊川,见到披头散发在野地上祭祀的人们,就说恐怕不到一百
也作“沈腰”、“沈愁”、“沈郎消瘦”等。沈郎,即沈约(441-513年),字休文。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武康镇)人。仕宋、齐、梁三代,帮助梁武帝登位后任尚书仆射,封建昌县侯,官至尚书令。久之,欲谋三公高
六朝时于文体有文笔之辨,有韵的称为文,无韵的称为笔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总术》:“今之常言,有文有笔,以为无韵者笔也,有韵者文也。”日本遍照金刚《文镜秘府论.南卷.论文意》:“文者,诗、赋、铭、颂、
源见“天壤王郎”。指不如意的婚姻。柳亚子《吊鉴湖秋女士》诗:“天壤因缘悲道韫,中原旗鼓走平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