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酪奴

酪奴

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三“城南报德寺”:“肃(王肃字恭懿,琅琊人,为尚书令)初入国,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,常食鲫鱼羹,渴饮茗汁。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,号为‘漏卮’。经数年已后,肃与高祖(注:北魏孝文帝元宏)殿会,食羊肉酪粥甚多。高祖怪之,谓肃曰:‘卿中国之味也,羊肉何如鱼羹?茗饮何如酪浆?’肃对曰:‘羊者是陆产之最,鱼者乃水族之长,所好不同,并各称珍。以味言之,甚是优劣,羊比齐鲁大邦,鱼比邾莒小国,唯茗不中,与酪作奴。’高祖大笑。……彭城王(勰)重谓曰:‘卿明日顾我,为卿设邾莒之食,亦有酪奴。’”

北魏人王肃,一次回答孝文帝提出的关于羊肉和鱼,茶茗与酪浆哪个味道好的问题时,曾将茶茗比作‘酪奴’。后因以“酪奴”为茶的别名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一:“君谟龙片(宋蔡襄为福建运使,曾造小片龙茶,称为龙凤团。事见《石林燕语》),王肃酪奴。”


【词语酪奴】   汉语词典:酪奴

猜你喜欢

  • 鹦鹉才

    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指富于文才的人。前蜀贯休《送郑阁赴闽辟》诗:“鹦鹉才须归紫禁,真珠履不称清贫。”

  • 曹柯之盟

    《春秋.庄公十三年》:“冬,公会齐侯盟于柯(柯,齐邑,地在今山东阳谷阿城镇)。”(《春秋左传注》一九三页)《史记.刺客列传》:“曹沫者(按: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作曹刿,《吕氏春秋.贵信》、《博志》作曹翙

  • 不辨菽麦

    菽(shū),豆类的总称。不辨菽麦,比喻愚昧无知,缺乏起码的常识。公元前573年,晋国大臣栾书、中行偃以晋厉公暴虐无道,发动政变,杀死晋厉公。为了拥立新君,他们派荀莹、士鲂到洛阳将晋襄公少子桓叔的孙子

  • 羽扇纶巾

    南朝梁.殷芸《小说》:“武侯(诸葛亮)与宣王(司马懿)治兵,将战,宣王戎服莅事,使人密觇武侯,乃乘素舆葛中,持白羽扇指麾,三军随其进止。宣王叹曰:‘真名士也。’”羽扇,鸟羽所制的扇。最初扇羽为十根,东

  • 金谷香销

    源见“金谷堕楼人”。指美人死亡。亦借以咏叹落花。元郝经《落花》诗:“玉阑烟冷空千树,金谷香销漫一尊。”

  • 羊胃羊头

    《后汉书.刘玄传》:“其所受官爵者,皆群小贾竖,或有膳夫庖人,多著绣面衣、锦袴、檐榆(chān yú,短衣,非正朝服)、诸于(妇女的外衣),骂詈道中。长安为之语曰:‘灶下养,中郎将。烂羊胃,骑都尉。烂

  • 春草生兮萋萋,王孙游兮不归

    萋萋:草生繁茂貌。王孙:泛指贵族子弟。 春草又茂密地生长,而出游的王孙仍未归来。 古代怀人之辞。语出《楚辞.淮南小山〈招隐士〉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王夫之通释:“王孙,隐士也。秦汉以

  • 谈天邹

    同“谈天邹衍”。清赵执信《上元日微阴夕泊惠州》诗:“连浮大白纵鲸吸,怪语顿发谈天邹。”

  • 不死草

    参见:琼田草【词语不死草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死草

  • 业精于勤

    唐韩愈《昌黎先生集.进学解》(卷一二):“国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诸生立馆下。诲之曰:‘业勤于精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’”原是韩愈在太学教导学生之辞,后因以表示只有勤奋才能使学业精深或事业精进。主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