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邹缨齐紫

邹缨齐紫

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邹君好服长缨(此指系在颔下的长帽带)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邹君患之,问左右。左右曰:‘君好服,百姓亦多服,是以贵。’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,国中皆不服长缨。”

又“齐桓公好紫服,一国尽服紫。五素不得一紫。桓公患之,……管仲曰:‘君欲止之,何不试勿衣紫也?谓左右曰:吾甚恶紫之臭(气味)。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,公必曰:少却,吾恶紫臭。’公曰:‘诺。’于是日,郎中(郎,即古廊字,此指宫中)莫衣紫,其明日,国中莫衣紫,三三,境内莫衣紫也。”

韩非在这里记述了两个上行下效的小故事:第一个说的是,邹国的国君喜欢佩戴长帽带,周围的人都跟着学,帽带一下子贵起来。邹君问明情况后,把帽带割断了,城中的人看到后,于是都不再戴长帽带了。第二个说的是,齐桓公好穿紫衣服,满城的人都跟上效仿。桓公感到很讨厌,就按管仲的办法去做,首先自己脱下紫衣,见了穿紫衣的就说,我最讨厌紫服的气味。果然三天后境内连一个穿紫衣的也没有了。后因以“邹缨齐紫”比喻上行下效。

南史.儒林传论》:“语云:‘上好之,下必有甚焉者。’是以邹缨齐紫,且以移俗。”这里把“邹缨齐紫”连为一体,其语即本源于上述韩非文。


并列 比喻上行下效。语本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,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,桓公患之……管仲曰:‘君欲止之,何不试勿衣紫也?’谓左右曰:‘吾甚恶紫之臭。’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,公必曰:‘少却,吾恶紫臭。’公曰:‘诺。’于是日郎中莫衣紫,其明日国中莫衣紫,三日境内莫衣紫也。邹君好服长缨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邹君患之,问左右,左右曰:‘君好服,百姓亦多服,是以贵。’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,国中皆不服长缨。”《南史·儒林传论》:“语云‘上好之,下必有甚焉者。’是以~,且以移俗。”△多用于描写行为方面。


【词语邹缨齐紫】  成语:邹缨齐紫汉语词典:邹缨齐紫

猜你喜欢

  • 比君子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离骚》:“岂唯纫夫蕙茞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纫,索也。蕙、茞,皆香草,以谕贤者。”战国楚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长诗《离骚》中,用蕙和茞这样的香草,比喻品格美好的君子人——贤者。唐.杜牧

  • 五六六七

    源见“沂水舞雩”。称学生。《隶释.汉成阳令唐扶颂》:“五六六七,训导若神。”【词语五六六七】  成语:五六六七汉语大词典:五六六七

  • 步障

    古代贵显者出行,于道旁设幕布遮蔽风寒尘土或禁人窥视,长者达数十里,称“步障”。《晋书.石崇传》:“崇与贵戚王恺、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。恺以饴沃釜,崇以蜡代薪。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,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

  • 明珠投暗

    源见“明珠暗投”。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了不识货的人手里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.为了忘却的纪念》:“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;落到了捕房的手里,真是明珠投暗了。”见“明珠暗投”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为了忘却

  • 雕虫篆刻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,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西汉辞赋家扬雄在《法言.吾子》中称辞赋是“童子雕虫篆刻”,是“壮夫不为”的劣作。雕虫篆刻,是“秦书

  • 河谶龙马

    《尚书.周书.顾命》:“大玉、夷玉、天球、河图,在东序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伏羲王天下,龙马出河,遂则其文,以画八卦,谓之河图。”《尚书中候》:“帝尧即政,荣光出河,休气四塞,龙马衔甲,赤文绿色。”

  • 谢女解围

    《晋书.列女传.王凝之妻谢氏传》:“王凝之妻谢氏,字道韫,安西将军奕之女也。聪识有才辩。……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,词理将屈,道韫遣婢白献之曰:‘欲为小郎解围。’乃施青绫步鄣自蔽,中献之前议,客不能屈

  • 揠苗

    同“揠苗助长”。唐贾岛《送令狐绹相公》诗:“揠苗方灭裂,成器待陶钧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若邵 郑二子,单进求名之志失其类,虽顺坂之势可惜,而揠苗之戒难忘。”【词语揠苗】   汉语大

  • 范叔贫

    同“范叔寒”。宋苏轼《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》诗:“敝衣破冠履,可怜范叔贫。”

  • 新火

    同“清明火”。唐杜甫《清明》诗:“朝来新火起新烟,湖色春光净客船。”宋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二:“国朝之制……杂学士以上,遇禁烟节至清明日,则赐新火。”【词语新火】   汉语大词典:新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