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道不拾遗

道不拾遗

谓路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。公元前361年,卫鞅自魏逃亡至秦,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,封以商地,称为商君。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,铁面无私,有罪之人,不管势力多大,也要处罚;有功之人,即使自己亲人,也敢于赏赐。因而太子驷(即秦惠文王)犯了法,他就下令将其两个师傅分别处以黥刑和劓刑。一年之后,路上虽有失物,也无人前去拾取。军事实力大大增强,诸侯都十分害怕秦国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秦策》一《卫鞅亡魏入秦》:“卫鞅亡魏入秦,孝公以为相,封之于商,号曰商君。商君治秦,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讳强大,赏不私亲近,法及太子,黥劓其傅。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惧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秦人皆趋令,行之十年,秦民大说,路不拾遗,山无盗贼。”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路不拾遗,器不雕伪。”

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《汉书·何并传》:“为长陵令,~。


【词语道不拾遗】  成语:道不拾遗汉语词典:道不拾遗

猜你喜欢

  • 瑶琨

    《书.禹贡》:“厥贡惟金三品,瑶、琨、筿、簜。”孔传:“瑶、琨皆美玉。”后以“瑶琨”泛指美玉美石。汉陆贾《新语.本行》:“入山海,采珠玑,求瑶琨。”【词语瑶琨】   汉语大词典:瑶琨

  • 文魮生珠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二晋.郭景纯(璞)《江赋》:“赪蟞胏跃而吐玑,文魮磬鸣以孕璆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文魮之鱼,其状如覆铫,鸟首而翼,鱼尾,音如磬之声,是生珠玉。’”按,注文见今本《山海经.西山经

  • 矍铄翁

    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(马援)时年六十二,(光武)帝愍其老,未许之。援自请曰:‘臣尚能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铄哉是翁也!’”矍铄,老年精神健旺。后以“矍铄翁”称精神健

  • 万诅

    万人诅咒。汉代王充《论衡.解除》:“夫船车饰,则赋敛厚;赋敛厚,则民谤诅。君若以祀为有益于国乎,诅亦将为亡矣!一人祝之,一同诅之,一祝不胜万诅,国亡,不亦宜乎?”祝:祝祷,用祝祷的方法求神降福。诅(

  • 拥吟鼻

    同“拥鼻吟”。宋张炎《凄凉犯.北游道中寄怀》词:“山势北来,甚时曾到,醉魂飞越。酸风自咽,拥吟鼻、征衣暗裂。”

  • 依斟流彘

    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帝相崩,子帝少康立。”张守节正义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帝相徙于商丘,依同姓诸侯斟寻。”《国语.周语上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邵公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!’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

  • 圣人之大宝曰位

    见〔天地之大德曰生,圣人之大宝曰位〕。

  • 卜食

    《书.洛诰》:“我乃卜涧水东、瀍水西,惟洛食。”谓周时以占卜择地建都,惟有卜洛邑时,甲壳裂纹食去墨迹,认为吉利,即建都洛邑。后用“卜食”作择地建都的代称。晋陆云《祖考颂》:“卜食东夏,元龟既袭。”【词

  • 狐听

    源见“听冰”。谓处事慎重。唐舒元舆《履春冰》诗:“鸟照微生水,狐听或过人。”唐李商隐《赋得月照冰池》:“鹊惊俱欲绕,狐听始无疑。”

  • 白衣送酒

    南朝 宋檀道鸾《续晋阳秋.恭帝》:“王弘为江州刺史,陶潜九月九日无酒,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,坐其侧。未几,望见一白衣人至,乃刺史王弘送酒也。即便就酌而后归。”后因以为重阳故事。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