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:同“又”。 意谓十五岁即立志学习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’”宋.田锡《贻梁补阙周翰书》:“锡不逮古人远矣,自十有五志于学,逮今二十年。”
见“一席之地”。
《三国志.魏书.文昭甄皇后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(甄皇后)年九岁,喜书,视字辄识,数用诸兄笔砚,兄谓后言:‘汝当习女工(即女红,旧指妇女所做的纺绩、刺绣、缝纫等事)。用书为学,当作女博士邪?’后答
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形容超尘脱俗、忘身物外。清朱彝尊《寒夜集灯公房听韩七山人弹琴兼送屈五还罗浮》诗:“入海能驯海客鸥,携琴便驾琴高鲤。”
同“灞陵醉尉”。宋苏轼《铁沟行赠乔太傅》诗:“明年定起故将军,未肯先诛霸陵尉。”
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’”孔子说,他到了五十岁就能了解自然道理的精微奥妙,即掌握天道之规律。后以“知命之年”指称五十岁年龄。唐.张说《岳州夜坐
同“奠两楹”。唐薛稷《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》:“圣历元年,王府君止坐挻灾,奠楹俄及。”明袁宗道《挽周老师》诗之一:“奠楹期已迫,曳履忽无声。”【词语奠楹】 汉语大词典:奠楹
同“修禊饮”。宋邓肃《浣溪沙》词之七:“已觉吹箫归碧落,从今禊饮笑山阴,金杯休惜十分深。”【词语禊饮】 汉语大词典:禊饮
形容空无所有,非常贫困。《左传.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侯曰:‘鲁人恐乎?’对曰:‘小人恐矣,君子则否。’齐侯曰:‘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’”又作悬磬。见《国语.鲁语上》韦昭注:“悬磬,言鲁府藏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奚以知其然也?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”后用为形容寿命短暂或孤陋寡闻、少见多怪之典。蟪蛄,夏生秋死的寒蝉。宋王安石《即事》诗之六:“蜉蝣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