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赐环

赐环

荀子.大略》:“绝人以玦,反绝以环。”杨倞注:“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,三年不敢去,与之环则还,与之玦则绝,皆所以见意也。反绝,谓反其将绝者。”后以“赐环”谓放逐之臣遇赦召还。唐张说《出湖寄赵冬曦》诗:“湘浦未赐环,荆门犹主诺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闻系》:“轼儿谪任武林,未获赐环消息。”


【典源】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士去国,逾竟 (境)。为坛位,乡 (向) 国而哭。”孔颖达正义曰:“此大夫士三谏而不从,出在竟上,大夫则待放三年,听于君命,若与环则还,与玦便去。”《穀梁传·宣公二年》:“赵盾入谏,不听,出亡,至于郊。”注:“礼三谏不听则去;待放于竟,三年,君赐之环则还,赐之玦则往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:“绝人以玦,反绝以环。”

【今译】 古时臣子获罪,在国境上等待君命三年,如国君赐予玉环,则表示允许返还,重新为官; 如赐予玉玦,则表示不许返还彻底决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放逐之臣被赦罪召还。

【典形】 赐大夫环、赐环、环赐、肆予环。

【示例】

〔赐大夫环〕 唐·柳宗元《酬韶卅裴曹长使君》:“长捐楚客佩,未赐大夫环。”

〔赐环〕 宋·陆游 《题馆中直舍壁》:“几年憔悴去清班,敢辱君恩误赐环。”

〔环赐〕 明,沈寿民《访姜如农城北》:“龙归天上驭,环赐梦中身。”

〔肆予环〕 宋·张孝祥《刘舍人》:“肆予环而召归,当告册而爰立。”


【词语赐环】   汉语词典:赐环

猜你喜欢

  • 蜗牛庐

    《三国志.管宁传》:“尺牍之迹,动见模楷焉。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先等作圜舍,形如蜗牛蔽,故谓之蜗牛庐。”又晋崔豹《古今注.鱼虫》:“蜗牛……壳如小螺,热则自悬於叶下。野人结圆舍,如蜗牛

  • 裂缯笑

    晋.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,桀为发缯裂之,以顺适其意。”夏桀昏庸无道,残害忠良,宠信奸佞,裂缯奢汰只不过为博女色之一笑,众叛亲离,岂得不亡?夏桀昏庸无道,贪恋女色。他为博妹喜一笑,

  • 出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梦醒。宋王安石《书定林院窗》诗之一:“竹鸡呼我出华胥,起灭篝灯拥燎炉。”元王国器《踏莎行.破窗风雨》词:“林鸠呼我出华胥,恍然枕石听流水。”

  • 象鞮

    同“象寄译鞮”。梁启超《〈适可斋记言行〉序》:“所见所闻,其象鞮之流,往往学此为衣食记,无通识,无远志。”【词语象鞮】   汉语大词典:象鞮

  • 犯斗海槎

    同“犯斗槎”。宋唐庚《别闽中许秀才》诗:“扪参蜀道远,犯斗海槎归。”

  • 鼠璞

    旧题周.尹文《尹文子.大道下》:“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,周人谓鼠未腊(音xī,把田兽的肉晒成干肉叫腊)者为璞。周人怀璞诣郑贾(音gǔ)曰:‘欲买璞乎?’郑贾曰:‘欲之。’出其璞视之,乃鼠也,因谢不取。”

  • 亲炙

    炙:火烤肉。以火比喻尊长的德行与学问,以肉喻己,即亲受教益薰陶的意思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圣人,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;闻柳下惠之风者,薄夫敦,鄙夫

  • 藿食者与国计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善说》:“晋献公之时,东郭民有祖朝者,上书献公曰:‘草茅臣东郭民祖朝,愿请闻国家之计。’献公使使出告之曰:‘肉食者已虑之矣,藿食者尚何与焉。’……今大王曰,食肉者已虑之矣,藿食者尚何与

  • 碎唾壶

    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形容志不获展,慷慨悲歌。清黄遵宪《仰天》诗:“仰天击缶唱乌乌,拍遍阑干碎唾壶。”

  • 高宗梦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殷高宗梦得贤相。泛指君王求贤。宋王庭珪《蝶恋花.赠丁爽丁旦及第》词:“杨柳江头春色暮,白马青衫,两郡文章主。只恐远方难久住,高宗梦觉思霖雨。”【词语高宗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高宗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