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罔索珠
《庄子.天地》:“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登乎昆仑之丘,而南望还归,遗其玄珠。使知索之而不得,使离朱索之而不得,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。乃使象罔。象罔得之。”
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,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,于是派象罔去,象罔找了回来。后因以“象罔索珠”比喻有心得不到,无心反而得到。转而用为形容善于探求。
清.王士祯《戏仿元遗山〈论诗绝句〉》诗:“诗人一字苦冥搜,论古应从象罔求。”
《庄子.天地》:“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登乎昆仑之丘,而南望还归,遗其玄珠。使知索之而不得,使离朱索之而不得,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。乃使象罔。象罔得之。”
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,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,于是派象罔去,象罔找了回来。后因以“象罔索珠”比喻有心得不到,无心反而得到。转而用为形容善于探求。
清.王士祯《戏仿元遗山〈论诗绝句〉》诗:“诗人一字苦冥搜,论古应从象罔求。”
《史记.秦本纪》:“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(穆)王,得骥、温骊、骅骝、騄耳(注:此皆良马名)之驷,西巡狩,乐而忘归。”《逸周书.周穆王篇》:“穆王乘八骏,宾于西王母,觞于瑶池之上,一日行万里。”“骥騄万里
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谓积累诗作。元沈禧《一枝花》曲:“诗裁锦囊奚奴捕,醉压雕鞍侍女扶。”
同“秦火”。元郝经《秋兴》诗:“六经依旧垂天地,千载秦灰散劫空。”蔡元培《致〈公言报〉并答林琴南君函》:“先是补山先生某日至学园,见焚字纸者,近取谛视,则先生之遗著在焉,审之则一半已付秦灰。”【词语秦
《后汉书.王充传》:“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一见辄能诵忆。”后以“阅市”为勤奋好学的典故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王充阅市,董生下帷。”【词语阅市】 汉语大词典:阅市
残月在天,晓风吹拂岸柳。 形容环境清丽幽静,充满诗意。语出宋.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”元.无名氏《马陵道》四折:“他那里语未绝,俺这里箭早拽。则见他蓦涧穿林,钻天入地,急切
源见“生公点石头”。借指高僧说法。清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!”见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。清·俞樾《金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~之地乎?”【典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(孟子)曰:‘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“我不能。”是诚不能也。’”孟子说:“譬如挟持着太山去超越北海,如果对别人说:‘我做不到。’这是力量不够,真的做不到。”太山,即泰山。后用以
肉糜:即肉粥。 劝饥民为何不吃肉粥,这是昏庸无知的晋惠帝的故事。 后因用作指斥在位者不知民间疾苦之辞。语出《晋书.惠帝纪》:“及天下荒乱,百姓饿死,帝曰:‘何不食肉糜?’其蒙蔽皆此类也。”清.昭槤
肉食者:见前注。之:指代国家大事。 意谓国家大事,自有当官在位者去谋画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:“公将战,曹刿请见。其乡人曰:‘肉食者谋之,又何间焉。’”清.顾炎武《日知录.卷一三.正始》:“是故知
泛指送别之曲。宋周邦彦《苏幕遮》词: “三叠阳关声渐杳。断雨残云,只怕巫山晓。” ●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: 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宋苏轼《东坡志林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