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读书三余

读书三余

古人所谓读书应当利用的三种余暇时间:即冬天、夜晚和阴雨天。《三国志.魏志.王肃传》,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必当先读百遍,言:‘读书百遍而义自见。’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,岁之余;夜者,日之余;阴雨者,时之余也。’”参见“三余”条。


其他 读书应当利用冬天、夜晚、阴雨天三种暇余的时间。语本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附王肃传》注引《魏略》:“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‘必当先读百遍’,言‘读书百遍而义自见’。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。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[例]他能~,学问大进。△用于读书方面。


【词语读书三余】  成语:读书三余汉语词典:读书三余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寸地

    《列子.仲尼》:“嘻!吾见子之心矣,方寸之地虚矣。”后因以“方寸地”指心。亦引申指心思,心情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俗语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’指心而言也。”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

  • 一瞬

    15 ① 一眨眼。喻极短促的时间。晋代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”【词语一瞬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瞬

  • 人己一视

    对人对己同等看待。宋代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二:“盖己为侍从台谏,则能攻宰相之失;己为宰相,则能受侍从台谏之攻。此正无意无我,人己一视之道。”主谓 待他人就像待自己一样。比喻公正无私。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

  • 先河

    《礼记.学记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,此之为务本。”后因以“先河”指本源、根本。清赵翼《寄题同年项任田青田居祠堂》诗:“探源溯先河,访逸搜小酉。”亦称凡事创导于先者。清陈康祺《

  • 绿珠

    源见“金谷堕楼人”。本为晋石崇爱妾名,后借以泛指美女。南朝陈后主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池侧鸳鸯春日莺,绿珠绛树相逢迎。”宋苏轼《水龙吟》词:“闻道岭南太守,后堂深,绿珠娇小。”【词语绿珠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覆盎

    同“覆酱瓿”。《梁书.文学传下》:“扬生沉郁,且犹覆盎;惠子五车,弥多踳驳。”【词语覆盎】   汉语大词典:覆盎

  • 老而不死是为贼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是为贼’。”斥责人的语言。后因以“老而不死是为贼”用作责备老而无德者的典故。元.周文质《斗鹌鹑.自悟》:“我自今近七十,恰才得,方知道老而不死

  • 罗织

    罗:搜寻;织:编造。指虚构罪名,陷害无辜。出自唐来俊臣之事迹。来俊臣(651-697年),雍州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武则天时,以告密受重用,曾任侍御史、兰台御史中丞等职。他曾与党羽编造《告密罗织经》,

  • 颠倒黑白

    《楚辞.九章.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。”王逸注:“世以浊为清也;俗人以愚为贤也。”后世多作“颠倒黑白”,形容故意歪曲事实,混淆是非。清昭梿《啸亭续录.张夫子》:“余尝读明臣奏疏,至有毁公为

  • 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

    一张能言善辩的嘴,比百万雄师还有力。 极言辩士口才之可贵。语出《史记.平原君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”《文心雕龙.论说》:“一人之辨,重于九鼎之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