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诲淫诲盗

诲淫诲盗

亦作“诲盗诲淫”。原指咎由自取。背负财物的人,身份低贱,乘坐车辆,与身份不相称,就会招来强盗的抢劫了。粗心大意,不保管好财物,等于教唆偷盗。一个女人,打扮的过于妖艳,是教唆淫乱。后世用以泛指引诱人犯盗窃奸淫作恶。

【出典】:

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子曰:作《易》者其知盗乎?《易》曰:‘负且乘致寇至。’负也者,小人之事也;乘也者,君子之器也;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盗思夺之矣!上慢下暴,盗思伐之矣!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,《易》曰:‘负且乘,致寇至,’盗之招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近代·朱自清《论雅俗共赏》:“‘诲淫’、‘诲盗’,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。”


并列 原来是祸由自招的意思。后来用以表示教唆、引诱人家干淫秽、偷盗的事情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上》: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”孔颖达疏:“若慢藏财物,守掌不谨,则教诲于盗者,使来取此物。女子妖冶其容,身不精悫,是教诲淫者,使来淫己也。”爱新觉罗·溥仪《我的前半生》9章:“文化方面是腐败的,电影也是~的多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不良教唆。→诲奸导淫。也作“诲盗诲淫”。


诲淫诲盗”指引诱别人去干淫邪偷盗之事。亦作 “诲盗诲淫”。

《易·系辞上》: 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”疏: “若慢藏财物,守掌不谨,则教诲于盗者,使来取此物。女子妖冶其容,身不精悫( què,谨慎) 是教诲淫者,使来淫己也。”意思很明白: 自己保管财物不慎,无异诱人来偷; 女子打扮过分妖冶艳丽,无异诱人来狎玩调戏。“诲”,教诲,此为 “教”,引申 “诱”。

诲淫诲盗”原意为祸由自招,同现在的常用义不同,为什么其原意为自招其祸呢?

“诲”通 “悔”。《管子·大匡》: “管仲曰: ‘吾君惕,其智多诲。’”戴望校正引王引之曰: “诲与悔同……管仲言吾君之为人惕,及自知其过,则必多悔,悔则必能自反。”( “其智多诲”, “智”同“知”,“诲”通 “悔”。)

因此,“诲淫诲盗”犹言 “悔淫悔盗”。后悔淫盗之事,说明淫盗之事乃自己造成。淫盗必有祸,所以 “诲淫诲盗”本指祸由自招之义。然此义今已废而不用,而用其字面所示意义。


【词语诲淫诲盗】  成语:诲淫诲盗汉语词典:诲淫诲盗

猜你喜欢

  • 火乌

    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武王渡河,中流,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既渡,有火自上复于下,至于王屋,流为乌,其色赤,其声魄云。”南朝.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郑玄曰:‘《书说》云乌有孝名。武王卒父大业,

  • 堕泪岘碑

    源见“堕泪碑”。谓缅怀对地方有德政的官吏。清赵翼《哭陆朗夫开府》诗:“遥识湖 湘清德在,有人堕泪岘碑前。”

  • 食苗

    《诗.魏风.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苗。”后因以“食苗”比喻不劳而获。亦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。唐罗隐《谢大理薛卿启》:“何争名竞利之场,有蠹节食苗之辈。”明 朱隗《络纬》诗:“食苗非尔志,篱落兴翛

  • 漉陶巾

    同“漉酒陶巾”。唐王绩《尝春酒》诗:“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。”

  • 扶摇九万里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形容气象雄伟。金元好问《游泰山》诗:“扶摇九万里,未可诬《齐谐》。”

  • 攘羊

    《论语.子路》:“叶公语孔子曰:‘吾党有直躬者(党,乡;直躬,躬行直爽),其父攘羊(攘,趁机盗窃),而子证之。’……”父亲偷了人家的羊,儿子出来揭发证实,这本是很直爽很正确的事。但下文孔子从封建伦理道

  • 怀璧

    《左传.桓公十年》:“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,弗献,既而悔之。曰:‘周谚有之: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”吾焉用此,其以贾害也?’乃献之。”虞公向虞叔索求璧玉,虞叔起初不愿给他,后从周谚得到启发,觉得留着

  • 投湘

    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:屈原不见用于楚王,乃“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。”作《怀沙》之赋。“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。”“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,汉有贾生,为长沙王太傅,过湘水,投书以吊屈原。”战国时,屈原在

  • 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

    我听过这样的话,却没见过这样的人。 表示传闻如此,但未获亲见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’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种值部.木本第一》:“合欢蠲

  • 无兄盗嫂

    《汉书.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无奈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’然终不自明。”后以“无兄盗嫂”指无中生有的造谣毁谤。唐柳宗元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自古贤人才士,秉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