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记问之学

记问之学

礼记.学记》:“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,必也其听语乎?”郑玄注:“记问,谓预诵杂难杂说,至讲时为掌者论之。”

所谓“记问之学”,是指预先记诵书中一些词句,以作为谈论资料或作应答之用,其实只是东拚西凑,到处抄袭,并不能融汇贯通,没有真正的心得体会。这种拚凑死记的治学方法叫做“记问之学”。

宋.欧阳修《蔡君山墓志铭》:“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,非古取士意也。”


偏正 为了应付他人之问答而临时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。《冷眼观》12回:“我不过~,实在不是个里手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表示人的学问深浅。→口耳之学↔江海之学


【词语记问之学】  成语:记问之学汉语词典:记问之学

猜你喜欢

  • 纫兰结佩

    《楚辞.离骚》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王逸注:“纫,索也。”谓采秋兰捻成索状佩戴在身上。后因以“纫兰结佩”为表示人志行高洁的典故。宋辛弃疾《西江月.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》词:“纫兰结佩有

  • 羿中九乌

    同“羿射九日”。宋梅尧臣《高阳关射亭》诗:“更如羿中九乌毙,独见杲杲明扶桑。”

  • 温犀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比喻洞察一切的才识。唐黄滔《谢试官表》:“而某丘锦小才,路蒲末学,既非祢鹗,大惧温犀。”【词语温犀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犀

  • 青牛

    《史记.老子列传》:“(老子)居周久之,见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关,关令尹喜曰:‘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’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引《列仙传》:“

  • 佩紫囊

    源见“紫囊赌谢”。佩戴紫罗香囊。用以戏示子侄。唐卢纶《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》诗:“旧时每爱怀朱橘,戏处常闻佩紫囊。”

  • 东吴招亲,弄假成真

    《三国演义》五四回载:孙 刘联合在赤壁之战中胜曹操,刘备借东吴 荆州暂驻。周瑜计赚刘备入吴招亲,欲扣为人质以索荆州。未料吴国太颇赏刘备英姿,曰:“真吾婿也。”遂将孙权妹嫁给刘备,是为孙夫人。后因以“东

  • 璇枢电绕

    同“电绕枢光”。宋柳永《送征衣》词:“过韶阳,璇枢电绕,华渚流虹,运应千载会昌。”

  • 功败垂成

    亦作“功堕垂成”,“功废垂成”。功:功业,事业。垂:接近。成:成功。事业即将成功时遭到了失败。多含有惋惜之意。谢玄(343-388年),字幼度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谢安之侄,有经国才略。以谢安荐

  • 马鬣一滴

    唐李复言《续玄怪录.李卫公靖行雨》载:李靖尝射猎霍山中,投宿一朱门大第。夜间有人叩门,命主人家儿子行雨。太夫人请李靖去,告知此是龙宫,二子外出未归,恳求李靖代去行雨。李靖推辞不得,将行,夫人取出一小瓶

  • 淡水

    同“淡水交情”。宋晏幾道《临江仙》词:“淡水三年欢意,危弦几夜离情。”【词语淡水】   汉语大词典:淡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