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衷甲

衷甲

左传.襄公二七年》:“辛巳,将盟於宋西门之外,楚人衷甲,……”

春秋鲁襄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五四四年),秋天辛巳日,各国(齐、晋、楚、郑、宋、卫、陈等)代表就要在宋国西门外签订“非战公约”,这时楚国代表都暗中把铁甲穿在身上。后因以此喻为背信弃义之典。

宋.李清照《上枢密韩公、工部尚书胡公》:“衷甲昔时闻楚幕,乘城前日记平凉。”


【词语衷甲】   汉语词典:衷甲

猜你喜欢

  • 望绨袍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指期待别人救助。清方文《赠章翌兹司理》诗:“岂不望绨袍?欲语心悲酸。”

  • 逊志时敏

    谦抑其心,时时勉励自己努力好学。《书.说命下》:“惟学逊志,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”蔡沈集传:“逊,谦抑也。务,专力也。时敏者,无时而不敏也。逊其志如有所不能;敏于学如有所不及,虚以受人,勤以励己,则其所

  •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

    好事无人宣扬,而坏事却到处传播。 形容世人幸灾乐祸,缺乏与人为善精神。语出宋.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契丹入夷门,号为曲子相公,谚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《金瓶梅》四回:“

  • 十十五五

    形容多少不等,分别聚合。《乐府诗集.艳歌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。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一作:“十十将五五,罗列行不齐。”并列 ①形容错乱不齐,多少不等。《乐府诗集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

  • 宾服

    亦作“宾伏”。本指古时诸侯按时朝贡,表示顺服。后引申为归顺臣服的意思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暴民不作,诸侯宾服。”【词语宾服】   汉语大词典:宾服

  • 代妤摩笄

    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,欲并代,约与代王遇于勾注之塞。乃令工人作为金斗,长其尾,令之可以击人。与代王饮而阴告厨人曰:‘即酒酣乐,进热歠(音chuò,羹汤),即因反斗击之。’于是酒酣

  • 七庙略

    源见“七庙”。指安邦定国的重大谋略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乱后行经吴御亭》诗:“方凭七庙略,誓雪五陵冤。”【词语七庙略】   汉语大词典:七庙略

  • 抱痛西河

    抱:怀。谓子夏在西河时丧子。哭而失明的事,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没,子夏居西河教授,为魏文侯师。其子死,哭之失明。”后因称丧子之痛为“抱痛西河”。述补 指丧子之痛苦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

  • 污丞相茵

    源见“醉吐相茵”。因醉吐使丞相车垫子留下污秽。比喻冒犯大官。清宋琬《金太傅高中赏牡丹》诗:“欲扫朱门依幸舍,醉归恐污丞相茵。”

  • 秦皇架石桥

    晋.伏琛《三齐略记》:“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,海神为之竖柱,始皇求为相见。神云:‘我形丑,莫图我形,当与帝相见。’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,左右莫动手,工人潜以脚画其像。神怒曰:‘帝负约,速去。’始皇转马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