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.魏书.高贵乡公曹髦传》: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公卒,年二十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(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,一心想篡夺帝位)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
此典指赵括只能在纸面上夸夸其谈用兵打仗的空洞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后以此典比喻只知死啃书本,夸夸其谈,而不切合实际;也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能成为现实。战国末期,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。赵括从年轻
同“鸥鹭盟”。宋陆游《夙兴》诗:“鹤怨凭谁解,鸥盟恐已寒。”【词语鸥盟】 汉语大词典:鸥盟
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郑玄笺:“耳不闻声音,鼻不闻香臭。”原指声音与气味,后比喻名声或形迹。唐元稹《沂国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铭之戒之,以永声臭。”【词语声臭】 汉语大词典:声臭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后因以“时习”谓经常温习。唐白居易《省试性习相远近赋》:“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,辩惑于成性之所。”【词语时习】 汉语大词典:时习
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孔子曰:‘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’”忠言:诚恳劝告的话。逆耳:不顺耳。指忠告的话虽然不顺耳,但有利于改正错误和缺点。后因以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作为诚恳但刺耳的话,
同“柿叶学书”。宋杨万里《食鸡头子》诗:“却忆吾庐野塘味,满山柿叶正堪书。”
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卷上《许由》:“尧让天下于许由……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,箕山之下,终身无经天下色。尧又召为九州长,由不欲闻之,洗耳于颍水滨,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。”传闻尧时名士许由和巢父都隐居
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汉.高诱注:“伯玉,卫大夫蘧瑗也。今年所行是也,则还顾知去年之所行非也。岁岁悔之,以至于死,故有四十九年非。”蘧瑗,春秋时卫国大夫,是一个很有德行
汉武帝时,在泰山、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,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。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,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,手执利斧,率兵镇压。“直指”意为处事公正,不循私情;“绣衣”表示朝廷派遣的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