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蒙子公力

蒙子公力

子公:是西汉人陈汤的字。陈咸长期担任外地的郡守,总想得到朝廷重用。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佐朝政,信任陈汤。陈咸多次用重金贿赂陈汤,并写信请求援引:“如蒙您出力,使我调入京城长安任职,那么就死而无憾了。”后来,陈咸竟被调入京城为少府(掌管山海池泽税收的官),成为九卿之一。后以此典指人谄媚行贿,拜谒权贵,希求援引荐拔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6《陈万年传》2901、2902页:“咸滞于郡守。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,信用陈汤。咸数赂遗汤,予书曰:‘即蒙子公力,得入帝城,死不恨。’后竟征入为少府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黄庭坚《再答元舆》:“君不能入身帝城结子公,又不能击强有如诸葛丰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秦少章》:“宁穿东郭履,不遗子公书。” 宋·陆游《暮秋》:“羞蒙子公力,宁倦长卿游。” 宋·陆游《书怀》:“书寄子公吾自懒,故人不是总相忘。” 元·揭溪斯《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》:“深愧相知久,无书继子公。” 明·汤显祖《寄乐石帆仪曹》:“子公帝城能忆否?下马常眠双树湾。” 清·钱谦益《仙坛倡和诗》:“帝城云物正瞳咙,尺一何曾及子公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陈万年传》:“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,信用陈汤,(陈咸) 数赂遗 (wei) 汤,予书曰:‘即蒙子公力,得入帝城,死不恨。’后竟征人为少府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成帝时,车骑将军王音掌管朝政,信任重用陈汤 (字子公),陈咸几次贿赂陈汤,寄信说:“如果蒙您的大力,使我不在地方,而入京城作官,死也不遗憾了。”后竟被调入做少府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无廉耻,谄媚行贿,求别人援引、荐拔。

【典形】及子公、蒙子公力、人身帝城、书寄子公、无书继子公、效陈咸、子公帝城、子公书、入帝城、子公多气力。

【示例】

〔及子公〕 清·钱谦益《仙坛倡和诗》:“帝城云物正瞳眬,尺一何曾及子公。”

〔蒙子公力〕 宋·陆游《暮秋》:“羞蒙子公力,宁倦长卿游。”

〔入身帝城〕 宋·黄庭坚《再答元舆》:“君不能入身帝城结子公,又不能击强有如诸葛丰。”

〔书寄子公〕 宋·陆游《书怀》:“书寄子公吾自懒,故人不是总相忘。”

〔无书继子公〕 元·揭傒斯《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》:“深愧相知久,无书继子公。”

〔效陈咸〕 唐·皮日休 《江南书情》:“才非师赵壹,直欲效陈咸。”

〔子公帝城〕 明·汤显祖《寄乐石帆仪曹》:“子公帝城能忆否?下马常眠双树湾。”

〔子公书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秦少章》:“宁穿东郭履,不遗子公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狗功

    源见“功人功狗”。比喻为主子奔走效劳所立的功劳。宋苏轼《和陶杂诗》之三:“兔死缚淮阴,狗功指平阳。”【词语狗功】   汉语大词典:狗功

  • 虎啸风生

    同“虎啸”。《北史.张定和传论》:“虎啸风生,龙腾云起,英贤奋发,亦各因时。”并列 比喻英雄顺应时代潮流奋起。《北史·张定和传论》:“~,龙腾云起,英贤奋发,变各因时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的出

  • 鹏力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形容强力。唐骆宾王《姚州道破贼露布》:“举鹏力以扬威,耀犀渠而贾勇。”【词语鹏力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力

  • 周南客

    同“周南太史公”。唐杜甫《晴》诗之二:“回首周南客,驱驰魏阙心。”

  • 火烧祆庙

    《渊鉴类函》卷五八引《蜀志》:“昔蜀帝生公主,诏乳母陈氏乳养。陈氏携幼子与公主居禁中约十余年。后以宫禁出外,六载,其子以思公主疾亟。陈氏入宫有忧色,公主询其故,阴以实对。公主遂托幸祆庙为名,期与子会。

  • 煮豆燃箕

    煮豆时用豆茎作燃料,比喻骨肉相残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其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

  • 稻粱谋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,谓哀公曰:‘……夫黄鹄一举千里,止君园池,食君鱼鳖,啄君黍粱,无此五德者,君犹贵之者何也?以其所以来者远也。故臣将去君,黄鹄举矣!’”唐.杜甫《杜工部

  • 阳春白雪

   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(见梁萧统《文选》)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(跟着合唱)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

  • 耽书

    《晋书》卷五十一《皇甫谧传》:“沈静寡欲,始有高尚之志,以著述为务,自号云晏先生。著《礼乐》、《圣真》之伦。后得风痹疾,犹手不辍卷。或劝谧修名广交,谧……作《玄守论》以答之……遂不仕。耽玩典籍,忘寝与

  • 绿衣

    《诗.邶风.绿衣》:“绿兮衣兮,绿衣黄裳。”相传此系卫 庄姜伤己之诗。古人以黄为正色,绿为间色,间色为衣,黄色为里,比喻尊卑倒置,贵贱失所。后因以“绿衣”为正室失位的典故。唐李德裕《讨回鹘制》:“亟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