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董生下帷

董生下帷

此典指西汉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,专心一致。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,学问精深。董仲舒(前179年-前104年),广川(今河北景县西南)人,因为研究《春秋》,汉景帝时当上博士。他放下帷幕讲读《春秋》,学生们要根据入学时间之长短依次轮流传授学业,有些学生没有见过董仲舒的面,他三年不到后园去游玩,学问专精到如此地步。董仲舒潜心钻研孔子学说,被举为贤良。汉武帝时,召试天下文学之士,他以贤良对策,提出“天人相与”、“君权神授”学说,宣扬“道之大原出于天,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。又创立“三纲”、“五常”体系,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为武帝采纳,开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之局面。他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。后托病辞官,专事修学著书。此典又作“下帷”、“下书帷”、“舒帷”、“董帷”、“董子帷”、“不窥园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1《儒林列传·董仲舒》3127页:“董仲舒,广川人也。以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,或莫见其面,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,其精如此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张说《洛州张司马集序》:“下帷覃思,穿墙嗜古。蓬山芸观之书,群玉悬金之记。” 唐·刘禹锡《和董庶中古散调词》:“寂寞草玄徒,长吟下书帷。” 唐·元稹《献荥阳公诗》:“仪舌忻犹在,舒帷誓不褰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》:“奋迹登弘阁,摧心对董帷。” 宋·苏轼《和陶答庞参军》:“下帷对古人,何暇复窥园。” 明·高启《停君白玉卮》:“喜过毛公舍,懒下董子帷。” 清·王夫之《寄咏落花》:“下帷空闭仲舒园,人幔偏依写韵轩。” 清·纳兰性德《嵇叔夜言志》:“子云自投阁,董生常下帷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治圃》:“宿昔不窥园,久负董生志。”


主谓 比喻教师授课之勤,诲人不倦。语本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董仲舒广川人也,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,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,盖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[例]黄教授真是~,桃李满天下。△褒义。多用于教学方面。→诲人不倦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儒林列传·董仲舒传》:“董仲舒,广川人也。以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,或莫见其面,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,其精如此。”

【今译】 董仲舒,广川人,专攻《春秋》之学,汉景帝时为博士。他授课时,放下帷幕讲授,弟子们转相传授,有的从未见过董仲舒的面,因为董仲舒三年不曾到庭园内游赏,学业专精如此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,学问精深。

【典形】 不窥园、董生下帷、董帷、董子帷、窥园、舒帷、下书帷、下帷、仲舒园、下帷老子、董生帷、下帷人、绝窥园、不暇窥园。

【示例】

〔不窥园〕 清·唐孙华《治圃》:“宿昔不窥园,久负董生志。”

〔董生下帷〕 清·纳兰性德《嵇叔夜言志》:“子云自投阁,董生常下帷。”

〔董帷〕 唐·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》:“奋迹登弘阁,摧心对董帷。”

〔董子帷〕 明·高启《停君白玉卮》:“喜过毛公舍,懒下董子帷。”

〔窥园〕 宋·苏轼《和陶答庞参军》:“下帷对古人,何暇复窥园。”

〔舒帷〕 唐·元稹《献荥阳公诗》:“仪舌忻犹在,舒帷誓不褰。”

〔下书帷〕 唐·刘禹锡《和董庶中古散调词》:“寂寞草玄徒,长吟下书帷。”

〔下帷〕 唐·张说《洛州张司马集序》:“下帷覃思,穿墙嗜古。蓬山芸观之书,群玉悬金之记。”

〔仲舒园〕 清·王夫之《寄咏落花》:“下帷空闭仲舒园,入幔偏依写韵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

    易:更换。并日:两天并作一天。 一件衣服几人共穿,谁外出就换上;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。 形容非常贫穷。语出《礼记.儒行》:“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一七引杜预《汝南记》

  • 连蹇

    《易.蹇》:“往蹇来连。”“连蹇”本指行动艰难,引申指遭遇坎坷。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孟轲虽连蹇,犹为万乘师。”【词语连蹇】   汉语大词典:连蹇

  • 拔赵易汉

    源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喻指使敌军起义反正。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,埋头苦干,意欲将新军中除满人与官长外,全体运动成熟,一举而拔赵易汉。”见“拔帜易帜”。【词语拔赵易汉

  • 罢官还犊

    《三国志.常林传》“林遂称疾笃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寿春令时苗,少清白。到任时乘薄軬车,黄牸牛,布被囊。居官岁余,牛生一犊。离任时,留其犊,谓主簿曰:“令来时,本无此犊,犊是淮南所生有也。

  • 桑田东海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张九龄《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》诗:“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”

  • 日月重光

    《书.顾命》:“昔君文王、武王宣重光。”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:“〔重光〕日月星也。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,日月如叠璧,五星如连珠,故曰重光。”孙星衍疏:“重光者……言文 武化成之德比于日月也。”后以“日

  • 明察秋毫,不见舆薪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后以“明察秋毫,不见舆薪”比喻为人精明过头,见小而不见大。其他 目光敏锐,可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,却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为人精明,但

  • 走为上计

    源见“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”。谓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,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。《水浒传》十八回:“晁盖道:‘却才宋押司也教我们走为上计,却是走那里去好?’”主谓 在遇强敌或陷入困境时,以离开、回避为最佳

  • 谋诸妇

    宋代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;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;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叹曰:‘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’客曰:‘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麟,状如松江之鲈,顾安所得

  • 鵷池

    源见“鹭序鵷行”。朝官聚合之所。指朝廷。《隋书.崔赜传》:“汉则马迁、萧望,晋则裴楷、张华,鸡树腾声,鵷池播美。”【词语鵷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鵷池